TCP是什么呀?
分类: 电脑/网络 >> 互联网
问题描述:
在QQ上面用TCP类型登陆与其它的有什么其另呀?
解析:
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 *** 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 是 TCP/IP 协议栈中的传输层协议,它通过序 *** 认以及包重发机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流发送和到应用程序的虚拟连接服务。与 IP 协议相结合, TCP 组成了因特网协议的核心。
由于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计算机上必须能够确保目的地机器上的软件程序能从源地址机器处获得数据包,以及源计算机能收到正确的回复。这是通过使用 TCP 的“端口号”完成的。网络 IP 地址和端口号结合成为唯一的标识 , 我们称之为“套接字”或“端点”。 TCP 在端点间建立连接或虚拟电路进行可靠通信。
TCP 服务提供了数据流传输、可靠性、有效流控制、全双工操作和多路复用技术等。
关于流数据传输 ,TCP 交付一个由序列号定义的无结构的字节流。 这个服务对应用程序有利,因为在送出到 TCP 之前应用程序不需要将数据划分成块, TCP 可以将字节整合成字段,然后传给 IP 进行发送。
TCP 通过面向连接的、端到端的可靠数据报发送来保证可靠性。 TCP 在字节上加上一个递进的确认序列号来告诉接收者发送者期望收到的下一个字节。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关于这个包的确认响应,重新发送此包。 TCP 的可靠机制允许设备处理丢失、延时、重复及读错的包。超时机制允许设备监测丢失包并请求重发。
TCP 提供了有效流控制。当向发送者返回确认响应时,接收 TCP 进程就会说明它能接收并保证缓存不会发生溢出的最高序列号。
全双工操作: TCP 进程能够同时发送和接收包。
TCP 中的多路技术:大量同时发生的上层会话能在单个连接上时进行多路复用。
[create_time]2022-10-17 01:44:35[/create_time]2022-10-31 06:16:1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新科技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3abb5d4.9j2BQAKGQsFp7PChsWf0LA.jpg?time=4982&tieba_portrait_time=4982[avatar]TA获得超过479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6[view_count]
TCP 详解
title: TCP 总结 date: 2018-03-25 09:40:24 tags: categories: -计算机网络 我们都知道 TCP 是位于传输层的协议,他还有一个兄弟就是 UDP ,他们两共同构成了传输层。显然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要不然的话在传输层只需要一个就好了。 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一个面向连接另外一个不是,这个区别就导致了他们是否能够保证稳定传输,显然不面向连接的 UDP 是没办法保证可靠传输的,他只能靠底层的网络层和链路层来保证。我们都知道网络层采用的是不可靠的 IP 协议。好吧,网络层也保证不了可靠传输,所以 UDP 保证可靠传输只能依靠链路层了。 而 TCP 就好说了他不仅仅有底层的链路层的支持,还有自己的面向链接服务来保证可靠传输。当然 TCP也不仅仅就是比 UDP 多了一个可靠传输,前面也说到了这只是他们之间一个重要的区别。其实他的三个重要特性就是它们之间的区别。 * 可靠传输 * 流量控制 * 拥塞控制 TCP 主要是 确认重传机制 数据校验 数据合理分片和排序 流量控制 拥塞控制 依靠来完成可靠传输的 , 下面详细介绍这几种保证可靠传输的方式。 确认重传,简单来说就是接收方收到报文以后给发送方一个 ACK 回复,说明自己已经收到了发送方发过来的数据。如果发送方等待了一个特定的时间还没有收到接收方的 ACK 他就认为数据包丢了,接收方没有收到就会重发这个数据包。 好的,上面的机制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接收方已经收到了数据然后返回的 ACK 丢失,发送方就会误判导致重发。而此时接收方就会收到冗余的数据,但是接收方怎么能判定这个数据是冗余的还是新的数据呢? 这就涉及到了 TCP 的另外一个机制就是采用序号和确认号,也就是每次发送数据的时候这个报文段里面包括了当前报文段的序号和对上面的报文的确认号,这样我们的接收方可以根据自己接受缓存中已经有的数据来确定是否接受到了重复的报文段。这时候如果出现上面所说的 ACK 丢失,导致接受重复的报文段时客户端丢弃这个冗余的报文段。 好现在我们大致了解了确认重传机制,但是还有些东西还没有弄清楚,也就是 TCP 真正的实现究竟是怎样的。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确认。这里涉及到两种确认方式,分别称为 累计确认(捎带确认) 和 单停等协议 。 用一张图来快速理解,就是每发送一次数据,就进行一次确认。等发送方收到了 ACK 才能进行下一次的发送。 一样的也是采用的 ACK 机制,但是注意一点的是,并非对于每一个报文段都进行确认,而仅仅对最后一个报文段确认,捎带的确认了上图中的 203 号及以前的报文。 总结:从上面可以看到累计确认的效率更加高,首先他的确认包少一些那么也就是在网络中出现的大部分是需要传输的数据,而不是一半的数据一半的 ACK ,然后我们在第二张图中可以看到我们是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报文段的(究竟一次性能发多少这个取决于发送窗口,而发送窗口又是由接受窗口和拥塞窗口一起来决定的。),一次性发多个数据会提高网络的吞吐量以及效率这个可以证明,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赘述! 结论:显然怎么看都是后者比较有优势,TCP 的实现者自然也是采用的累计确认的方式! 上文中的那个特定的时间就是超时时间,为什么有这个值呢? 其实在发送端发送的时候就为数据启动了一个定时器,这个定时器的初始值就是超时时间。 超时时间的计算其实有点麻烦,主要是我们很难确定一个确定的值,太长则进行了无意义的等待,太短就会导致冗余的包。TCP 的设计者们设计了一个计算超时时间的公式,这个公式概念比较多,有一点点麻烦,不过没关系我们一点点的来。 首先我们自己思考如何设计一个超时时间的计算公式,超时时间一般肯定是和数据的传输时间有关系的,他必然要大于数据的往返时间(数据在发送端接收端往返一趟所用的时间)。好,那么我们就从往返时间下手,可是又有一个问题就是往返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我们有如何确定这个值呢?自然我们会想到我们可以取一小段时间的往返时间的平均值来代表这一时间点的往返时间,也就是微积分的思想! 好了我们找到了往返时间(RTT),接下来的超时时间应该就是往返时间再加上一个数就能得到超时时间了。这个数也应该是动态的,我们就选定为往返时间的波动差值,也就是相邻两个往返时间的差。 下面给出我们所预估的超时时间(TimeOut)公式: 很好,看到这里其实你已经差不多理解了超时时间的计算方式了,只不过我们这个公式不够完善,但是思路是对的。我们这时候来看看 TCP 的实现者们采用的方式。 好的,这就是 TCP 实现的超时时间的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并不是一直采用的这种方式。假如说我们现在网络状态非常的差,一直在丢包我们根本没必要这样计算,而是采用直接把原来的超时时间加倍作为新的超时时间。 总结:好的现在我们知道了在两种情况下的超时时间的计算方式,正常的情况下我们采用的上面的比较复杂的计算公式,也就是 RTT+波动值 否则直接加倍 上面我们看到在发送方等待一个超时重传时间后会开始重传,但是我们计算的超时重传时间也不定就很准,也就是说我们经常干的一件事就会是等待,而且一般等的时间还挺长。那么可不可以优化一下呢? 当然,在 TCP 实现中是做了优化的,也就是这里说到的快速重传机制。他的原理就是在发送方收到三个冗余的 ACK 的时候,就开始重传那个报文段。那么为什么是三个冗余的 ACK 呢?注意三个冗余的 ACK 其实是四个 ACK 。我们先了解一下发送 ACK 策略,这个是 RFC 5681 文档 规定的。 好的,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出现了三个冗余的 ACK 他只可能是发生了两次情况三,也就是发送了两个比期望值大的数据。但是注意出现情况三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丢包,另外一个是乱序到达。 比如说我们现在是数据乱序到达的,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种乱序情况 另外一种乱序 丢包情况 结论: 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发生了乱序有可能会出现三次冗余 ACK,但是如果发现了丢包必然会有三次冗余 ACK 发生,只是 ACK 数量可能更多但是不会比三次少 在我们发现丢包以后我们需要重传,但是我们重传的方式也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分别是 GBN 和 SR 翻译过来就是 拉回重传 和 选择重传 。好其实我们已经能从名字上面看出来他们的作用方式了,拉回重传就是哪个地方没收到那么就从那个地方及以后的数据都重新传输,这个实现起来确实很简单,就是把发送窗口和接受窗口移回去,但是同样的我们发现这个方式不实用干了很多重复的事,效率低。 那么选择重传就是你想到的谁丢了,就传谁。不存在做无用功的情况。 结论: TCP 实际上使用的是两者的结合,称为选择确认,也就是允许 TCP 接收方有选择的确认失序的报文段,而不是累计确认最后一个正确接受的有序报文段。也就是跳过重传那些已经正确接受的乱序报文段。 数据校验,其实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头部的一个校验,然后进行数据校验的时候计算一遍 checkSum 比对一下。 在 UDP 中,UDP 是直接把应用层的数据往对方的端口上 “扔” ,他基本没有任何的处理。所以说他发给网络层的数据如果大于1500字节,也就是大于MTU。这个时候发送方 IP 层就需要分片。把数据报分成若干片,使每一片都小于MTU.而接收方IP层则需要进行数据报的重组。这样就会多做许多事情,而更严重的是 ,由于UDP的特性,当某一片数据传送中丢失时 , 接收方便无法重组数据报,将导致丢弃整个UDP数据报。 而在 TCP 中会按MTU合理分片,也就是在 TCP 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最大报文段长度(MSS)它规定了 TCP 的报文段的最大长度,注意这个不包括 TCP 的头,也就是他的典型值就是 1460 个字节(TCP 和 IP 的头各占用了 20 字节)。并且由于 TCP 是有序号和确认号的,接收方会缓存未按序到达的数据,根据序号重新排序报文段后再交给应用层。 流量控制一般指的就是在接收方接受报文段的时候,应用层的上层程序可能在忙于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没有时间处理缓存中的数据,如果发送方在发送的时候不控制它的速度很有可能导致接受缓存溢出,导致数据丢失。 相对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两台主机之间的网络比较拥塞,如果发送方还是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发送的话就可能导致大量的丢包,这个时候也需要发送方降低发送的速度。 虽然看起来上面的两种情况都是由于可能导致数据丢失而让发送主机降低发送速度,但是一定要把这两种情况分开,因为前者是属于 流量控制 而后者是 拥塞控制 ,那将是我们后面需要讨论的事情。不要把这两个概念混了。 其实说到流量控制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滑动窗口协议,这个是流量控制的基础。由于 TCP 连接是一个全双工的也就是在发送的时候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时维持了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这里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就按照单方向来讨论。 接收方维持一个接受窗口,发送方一个发送窗口。发送的时候要知道接受窗口还有多少空间,也就是发送的数据量不能超过接受窗口的大小,否则就溢出了。而当我们收到一个接收方的 ACK 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移动接受窗口把那些已经确认的数据滑动到窗口之外,发送窗口同理把确认的移出去。这样一直维持两个窗口大小,当接收方不能在接受数据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窗口大小调整为 0 发送窗口就不会发送数据了。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当接收窗口再调大的时候他不会主动通知发送方,这里采用的是发送方主动询问。 还是画个图看的比较直观: 拥塞控制一般都是由于网络中的主机发送的数据太多导致的拥塞,一般拥塞的都是一些负载比较高的路由,这时候为了获得更好的数据传输稳定性,我们必须采用拥塞控制,当然也为了减轻路由的负载防止崩溃。 这里主要介绍两个拥塞控制的方法,一个是慢开始,另外一个称为快恢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需要序号呢?为什么又是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以及什么是 SYN 洪泛攻击?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最后的那个长长的 TIME_WAIT 状态一般是为了客户端能够发出 ACK 一般他的值是 1分钟 或者2分钟 好了,今天真的写了不少,主要就是把 TCP 的可靠传输以及连接管理讲清楚了,以及里面的一下细节问题,真的很花时间。然后其他没有涉及到的就是关于 TCP 的头并没有详细的去分析,这个东西其实也不是很难,但是现在篇幅真的已经很大就先这样,头里面的都是固定的不需要太多的理解。
[create_time]2022-06-25 03:10:41[/create_time]2022-07-04 03:09: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张三讲法[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7c7c989.PNHyyviQpkbkWYf_U9mbzQ.jpg?time=670&tieba_portrait_time=670[avatar]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view_count]tcp是什么
TCP是什么 TCP叫做传输控制协议,是网络通信模型OSI层中的传输层协议,它是数字网络通信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也是Internet协议套件的一部分。 TCP作用 TCP的主要作用是数据传输,确保不同节点之间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在远程计算机之间创建连接。在传输过程中,为保证传输质量,TCP层将大数据分成长度合适的较小的数据包分别发送,并确保在目标节点重组后数据完整性保持不变。
[create_time]2022-08-22 15:13:23[/create_time]2022-09-04 11:14:2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青柠姑娘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c0c2ccd.JVwiLWjz0PWf2Uo5WVGZLA.jpg?time=4573&tieba_portrait_time=4573[avatar]TA获得超过981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view_count]什么叫做TCP/ IP协议族呢?
TCP/IP协议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它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
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datagram),TCP协议负责把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包,并给每个数据包加上包头(就像给一封信加上信封),包头上有相应的编号,以保证在数据接收端能将数据还原为原来的格式,IP协议在每个包头上再加上接收端主机地址,这样数据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如果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数据失真等情况,TCP协议会自动要求数据重新传输,并重新组包。总之,IP协议保证数据的传输,TCP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TCP/IP协议数据的传输基于TCP/IP协议的四层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接口层,数据在传输时每通过一层就要在数据上加个包头,其中的数据供接收端同一层协议使用,而在接收端,每经过一层要把用过的包头去掉,这样来保证传输数据的格式完全一致。
[create_time]2022-12-25 15:57:47[/create_time]2023-01-07 18:41:02[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制枯吻790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8d61401.qU2W9iTXLV7DmvBCw8Fyzg.jpg?time=3172&tieba_portrait_time=3172[avatar]TA获得超过177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9[view_count]
什么是tcp以及tcp与udp的区别?
UDPUDP是面向无连接的通讯协议,UDP数据包含目的端口号和源端口号信息。主要优点速度快、操作简单、要求系统资源较少,由于通讯不需要连接,可以实现广播发送;缺点是传输数据前并不与对方建立连接,对接收到的数据也不发送确认信号,发送端不知道数据是否会正确接收,也不重复发送,不可靠。TCP是面向连接的通讯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讯完成时四次握手,主要优点是TCP在数据传输时,有确认、窗口、重传、阻塞等控制机制,能保证数据正确性,较为可靠;缺点是相对于UDP速度慢,要求系统资源较多。TCP和UDP区别: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而UDP是无连接的协议,意味着当一个客户端和一个服务端通过TCP发送数据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建立连接的过程被称为TCP三次握手;TCP提供交付保证,意味着一个使用TCP协议发送的信息是保证交付给客户端的,如果消息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将重发;UDP是不可靠的,不提供任何交付的保证,一个数据报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消息到达网络的另一端时可能是无序的,TCP协议将会为你排序,UDP不提供任何有序性的保证;TCP速度比较慢,而UDP速度比较快,因为TCP必须建立连接,以保证消息的可靠交付和有序性,需要做比UDP多的事;TCP是重量级的协议,UDP协议则是轻量级的协议。一个TCP数据报的报头大小最少是20个字节,UDP数据报的报头固定是8个字节。TCP报头中包含序列号,ACK号,数据偏移量,保留,控制位,窗口,紧急指针,可选项,填充项,校验位,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create_time]2022-03-15 13:42:23[/create_time]2011-06-29 15:21:10[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0[alue_good]老男孩教育[uname]https://cambrian-images.cdn.bcebos.com/6343b9229849098a5befd3a140e801d9_1540458425347.jpeg[avatar]百度认证:北京一天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教育领域创作者[slogan]专注于Linux高级运维、Python开发、大数据培训,为您分享行业前沿的技术,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有价值的学习资料。[intro]10852[view_count]tcp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tcp的中文含义是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旨在通过Internet发送数据包。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是允许系统通过Internet进行通信的标准,它定义了如何建立和维护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其交换数据的网络对话;保证了数据的传递,并保证数据包的发送顺序与发送数据包的顺序相同。
[create_time]2022-02-25 18:37:45[/create_time]2022-02-13 03:19:3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英菓2[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96a3766.l3xP6hdxE8jdyzmPX8OpAg.jpg?time=12144&tieba_portrait_time=12144[avatar]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人[slogan]自由至上[intro]1027[view_count]
tcp是什么
TCP是什么 TCP叫做传输控制协议,是网络通信模型OSI层中的传输层协议,它是数字网络通信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也是Internet协议套件的一部分。 TCP作用 TCP的主要作用是数据传输,确保不同节点之间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在远程计算机之间创建连接。在传输过程中,为保证传输质量,TCP层将大数据分成长度合适的较小的数据包分别发送,并确保在目标节点重组后数据完整性保持不变。
[create_time]2022-08-28 02:19:22[/create_time]2022-09-11 09:24:1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抛下思念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01e7b31.B8-z7foXAMa6D2EFeonlZg.jpg?time=4580&tieba_portrait_time=4580[avatar]TA获得超过889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4[view_count]tcp是什么
TCP是什么 TCP叫做传输控制协议,是网络通信模型OSI层中的传输层协议,它是数字网络通信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也是Internet协议套件的一部分。 TCP作用 TCP的主要作用是数据传输,确保不同节点之间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在远程计算机之间创建连接。在传输过程中,为保证传输质量,TCP层将大数据分成长度合适的较小的数据包分别发送,并确保在目标节点重组后数据完整性保持不变。
[create_time]2022-10-02 04:15:18[/create_time]2022-10-13 18:50:5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清宁时光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66817d0.sg2uptlA4rVTuV_qaAgZJw.jpg?time=582&tieba_portrait_time=582[avatar]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1[view_count]TCP/IP协议分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TCP/IP
通讯协议
采用了4层的
层级结构
,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这4层分别为:
第一层是
应用层
,
应用程序
间沟通的层。
第二层是
传输层
,在此层中,它提供了
节点
间的数据传送服务,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第三层是
互连网络
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
第四层是
网络接口层
,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来传送数据。
[create_time]2020-05-23 19:43:23[/create_time]2019-05-07 11:26:2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空舞皋淑静[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e784823.gC9ig9Rc4rcq7_SPFoJN5Q.jpg?time=10702&tieba_portrait_time=10702[avatar]TA获得超过399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3[view_count]
tcp ip七层协议是什么?
TCP/IP协议介绍
TCP/IP的通讯协议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create_time]2013-08-06 11:11:09[/create_time]2013-08-18 22:39:46[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0[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5[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