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扩散主要是指有核国家增多正确吗
核扩散主要是指有核国家增多正确。核扩散是指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及控制权的扩展与传播的活动,条约是《核不扩散条约》。核扩散分为水平扩散和垂直扩散两种类型,水平扩散指向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地区的核扩散,垂直扩散指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所掌握这类武器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核心,国际社会逐步构建起全球性防止核扩散体制。然而种种障碍特别是拒不加入、秘密违背或公然退出该条约的行为,使之仍难以阻止某些无核武器国家谋求拥有核武器。有效地制止核扩散行为,需要造就或发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区域性和全球性体制、机构、会议和法规,争取从根本上削减无核武器国家获取核武器的欲望。核武器介绍核武器是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毁伤破坏效应的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核武器也叫核子武器或原子武器。从广义上说核武器是指包括投掷或发射系统在内的具有作战能力的核武器系统,核武器通常指狭义的核武器,即由核战斗部与制导,突防等装置装入弹头壳体组成的核弹。核战斗部的主体是核爆炸装置,简称核装置,核装置与引爆控制系统等一起组成核战斗部。将核战斗部与制导、突防等装置装入弹头壳体,即构成弹道导弹的核弹头。广义的核武器通常指由核弹、投掷或发射系统和指挥控制、通信和作战支持系统等组成的、具有作战能力的核武器系统。
[create_time]2023-01-11 15:45:07[/create_time]2023-01-21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历史小管家cc[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3cbb21.k-sn7VJ5mMZLy6pHakPtjQ.jpg?time=6882&tieba_portrait_time=6882[avatar]TA获得超过133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5[view_count]核扩散主要是指
核扩散主要是指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及控制权的扩展与传播的活动。核扩散分为水平扩散和垂直扩散两种类型。水平扩散指向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地区的核扩散,垂直扩散指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所掌握这类武器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
扩展资料
国际社会逐步构建起全球性防止核扩散体制。然而种种障碍特别是拒不加入、秘密违背或公然退出该条约的行为,使之仍难以阻止某些无核武器国家谋求拥有核武器。有效地制止核扩散行为,需要造就或发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区域性和全球性体制、机构、会议和法规,争取从根本上削减无核武器国家获取核武器的欲望。
同时,争取所有大国就此达成和保持一致,确立有效核查核扩散行为的国际体制,为制止核扩散所必需的制裁措施的范围和力度适当,防止被制裁国家因压力过大而铤而走险,将具体措施同外交说服和谈判结合起来,尽可能以外交说服和谈判为主,将制止核扩散与缓和或和平解决有关国际对抗或冲突的努力结合起来,削减甚至消除核扩散国家获取或保持核武器的动机。
[create_time]2022-03-07 19:21:58[/create_time]2022-03-10 22:51:1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卷枋茵0Fa[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1662a6d.AsIGjU3RmxqCYzrwYnQ0Lw.jpg?time=7627&tieba_portrait_time=7627[avatar]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43[view_count]
核扩散主要是指有核国家增多
核扩散主要是指有核国家增多:错。核扩散:核扩散主要是指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及控制权的扩展与传播的活动。核扩散分为水平扩散和垂直扩散两种类型。水平扩散指向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地区的核扩散,垂直扩散指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所掌握这类武器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国际社会逐步构建起全球性防止核扩散体制。然而种种障碍特别是拒不加入、秘密违背或公然退出该条约的行为,使之仍难以阻止某些无核武器国家谋求拥有核武器。有效地制止核扩散行为,需要造就或发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区域性和全球性体制、机构、会议和法规,争取从根本上削减无核武器国家获取核武器的欲望。同时,争取所有大国就此达成和保持一致,确立有效核查核扩散行为的国际体制,为制止核扩散所必需的制裁措施的范围和力度适当,防止被制裁国家因压力过大而铤而走险,将具体措施同外交说服和谈判结合起来,尽可能以外交说服和谈判为主,将制止核扩散与缓和或和平解决有关国际对抗或冲突的努力结合起来,削减甚至消除核扩散国家获取或保持核武器的动机。核扩散安全问题:核武器自诞生之日起就在根本地影响着国际关系,它深刻地影响着许多国家的安全。冷战期间东西方的对峙,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在当时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核军备竞赛与控制的博弈上。两个核大国的核竞争,即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张力,又可能同时通过核“超杀”威慑,使人类规避新的世界大战,并抑制了许多地区性矛盾与冲突的升级。在传统安全问题上,核武器长期被当做国家安全的终极手段。在下一代能源技术问世并被军事化之前,这种状况还会继续。因此,在没有做好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法律安排与技术替代之前,超前谈论无核武器世界不免流为奢谈。不仅多数有核武器国家根本就不可能接受全面禁止核武器,就连一些无核武器国家也仍在试图获得核武器。在国家层面,核武器的扩散属于传统安全范畴,归入国家追逐军事能力的传统安全范围。但进入次国家甚至非国家层面后,核武器的扩散就将导致国际安全秩序的严重失衡,其破坏力难以想象。这种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在“超杀”能力上的博弈,显然不为传统安全概念所涵盖。在兼及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领域中,核扩散正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核心安全问题之一。
[create_time]2023-01-01 16:55:55[/create_time]2022-12-15 15:11:5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无甜不欢N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65cd463.Lick3huK3FCeGOtwA0X7SQ.jpg?time=3106&tieba_portrait_time=3106[avatar]TA获得超过16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91[view_count]核扩散的简介
垂直扩散指的是一个国家同时增加核武器的种类多样性和数量,例如发生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水平扩散指的是有新的国家拥有了核武器。无论哪个国家拥有了核武器,都将从中受益,也要付出代价。核武器能够增进国家的威望、盟友、力量、独立以及免受攻击的安全性,但也消耗了稀缺资源,破坏经济发展,刺激对手获取或增加核武器,并使得拥有国称为战争中的核攻击目标。至1999年为止共有7个被正式承认的核大国----美国(1945年首次引爆原子弹);苏联,1949年;英国,1952年;法国,1960年;中国,1964年;印度,1974年;巴基斯坦,1998年。
[create_time]2016-05-30 07:51:33[/create_time]2016-06-14 06:14:1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一七九Lc卋[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053fcc5.Z9rqZkMqv88MgB7h6UKP4A.jpg?time=3641&tieba_portrait_time=3641[avatar]TA获得超过15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39[view_count]不扩散核武器的意义是什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在1953年12月,美国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向联合国大会第八届会议提出“原子能和平用途”建议,这是不扩散核武器相关内容的首次提出,经过多方讨论,1968年7月1日分别在莫斯科、伦敦、华盛顿开放签字,1970年3月正式生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对于人类的文明有着极度重要的意义,它保证了人类的和平,推动核裁军和合理利用核能的国际监督、合作。一、条约制定的背景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为了促使日本早日投降,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原子弹爆炸后将广岛和长崎的建筑全部摧毁,许多人消失在热浪中,幸存下来的人也带有诸多的后遗症,由此所产生的巨大威力让世界各个国家暗自震惊,开始投入原子弹的研究,然后苏联在1949年成功的引爆了原子弹,而其他各个国家紧跟其后,美苏双方都不想将原子弹的使用权掌握在第三方的手中,于是便在暗中协商。可是还没有等到商量出一个具体的结果时候,英国已经成功引爆原子弹,于是美苏两国将英国纳入商量的范围并改变了相关的措施, 最终在1953年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式向联合国大会提出该条约的初步框架。经过几轮协商最终确定该条约的全部内容,,最后由苏联,英国、美国三国作为保存条约国向世界各国开放签字,截止到2020年3月份,一共有189个国家签署该条约。二、条约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在条约的前言第1段内容就开宗明义的说明了,核武器会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浩劫,应当要避免这种浩劫并保证每个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在条约的前言当中,也详细的说明核武器应当要进行销毁,要为了和平目的而发展研究核能量,避免使用这核武器来威胁其他国家。该条约是国际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的法律依据,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条约达成以来,在推动核裁军、阻止核扩散、和平使用核能造福人类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在条约签署50周年之际,2020年3月10日,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外长在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声明中对于该条约对于全人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重点的阐述。
[create_time]2022-12-04 14:10:06[/create_time]2022-12-18 10:08:5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同事相处和尚[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dbf6c81800a19d8dd0f8a7b23fa828ba61e46b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avatar]分析世界,分析人事,分析对错[slogan]分析世界,分析人事,分析对错[intro]68[view_count]核扩散主要是指有核武器国家增多。a对b错
核扩散,是指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及控制权的扩展与传播的活动。条约是《核不扩散条约》。核扩散分为水平扩散和垂直扩散两种类型。水平扩散指向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地区的核扩散;垂直扩散指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所掌握这类武器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二次世界大战后,核武器逐步扩散,核武器国家和跨入核门槛的国家逐渐增多。导致核武器扩散的原因有:①核科学和核工艺知识的传播,加上核反应堆和核材料的扩散,大大减小了研制与生产核武器的困难。②随着战争的潜在破坏性剧增,同盟国次要伙伴愈益怀疑同盟国首要成员是否会冒自身毁灭的风险来信守条约义务,因而某些无核武器国家倾向于研制自己的核武器。③国家间军事安全威胁随着主权国家数目迅速增加而愈益分散,军事安全方面的对抗和冲突愈益地区化、局部化。处于彼此对抗或冲突中的国家往往不可能从世界性安全机构或任何大国取得支持和保护,而需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参与这种地区性、局部性的对抗或冲突,于是核武器就成了某些国家向往并努力获得的工具。
[create_time]2023-04-24 14:24:09[/create_time]2023-05-04 10:3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年彦Np[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009c0b9.OhfJKC3ty9iseFnGFTmn5Q.jpg?time=2312&tieba_portrait_time=2312[avatar]TA获得超过11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1[view_count]核扩散的介绍
核扩散一般有两种指意:垂直扩散指的是一个国家同时增加核武器的种类多样性和数量,例如发生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水平扩散指的是有新的国家拥有了核武器。在兼及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领域中,核扩散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核心安全问题之一。核扩散在冷战结束以后接连发生,根本的内在动因是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之间的失衡,根源在于两者之间的利益与合法性可能不尽一致。
[create_time]2016-05-30 07:51:34[/create_time]2016-06-14 06:14:1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右蕴嗡230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b16ed39.a3JfL1Z_dMK-zR-8M7BdVA.jpg?time=8914&tieba_portrait_time=8914[avatar]超过6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05[view_count]什么是防止核武器扩散
国际社会采取的防止核武器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的措施。
国际社会已建立了国际防核扩散体制,由《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保障监督制度、核供应国出口控制制度和无核武器区条约等部分组成。
中国于1984年成为IAEA的成员国,1992年3月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create_time]2017-02-06 10:55:24[/create_time]2017-02-06 10:55:5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夜独醉Genu1ne[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c884df.CMTIgIepAQtGKCa7cHLTRw.jpg?time=5170&tieba_portrait_time=5170[avatar]TA获得超过953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46[view_count]
如何看待无核世界,如何有效防止核扩散
防止核扩散是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鉴于核武器独一无二的破坏性,美国核武政策中优先考虑的问题是 必须防止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恐怖组织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手中。要达到这一目的,美国有许多事情要做:在外交层面上强化并维护不扩散核武器的国际共识;在技术层面上确保美核威慑力量的安全、 可靠和有效。冷战时期,在维持和加强不扩散机制方面,美国的领导和示范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在,所有国家间的合作既包括无核国家也包括核国家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至关重要。某些国家或恐怖组织获得核武器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窃取或购买来实现,阻止恐怖分子获得核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予现有的核武器储备以及核材料最安全的保护,并削减其规模。在阻止核扩散方面,美应确认对自1992年开始生效的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一贯支持,努力实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改变在面对诸如核扩散等国际挑战时采取预防性军事行动的美国式思维。自1945年进入核时代以来,美及其盟国得到的教训是:为使核武器免于落到最危险的人手里,通过耐心而坚定的外交手段进行威慑极为关键。 新技术的传播是无法阻挡的,不管它是有关火药的还是有关手机的技术,核武器技术也不例外。令人遗憾的是,美国阻止核武器扩散的政策实际上加速了核扩散。首先,美国与英国和法国共享了自己的核技术。接着,美国默许了以色列的秘密核研发。最近,美国对曾进行核试验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大发善心,从以前的敌视变成了如今的接纳——这等于与《核不扩散条约》和全球不扩散体制开了个玩笑。今天,“邪恶轴心”国成了美国防扩散政策的重点盯防对象,不过美国总统布什威胁“政权更迭”的政策仅仅使伊朗和朝鲜加速了核研发的步伐。朝鲜已经看出布什虚张声势,伊朗可能会推迟核步伐,但显然不会屈服。轰炸他们的核设施可能会吓退他们,但从目前来看,除了地面入侵之外,没有其他手段可以让伊朗和朝鲜完全弃核。 结果是,防扩散的努力背离了“地区稳定”这一防扩散的初衷。二战以来,地区稳定始终是美国在波斯湾以及东北亚地区的最高利益。奇怪的是,美国一直以牺牲地区稳定为代价去追求无核化与防扩散。美国一直不愿正视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许多国家是因为觉得不安全才寻求核武器的。美国的做法是孤立、隔离甚至动武,最终酿成难以收拾的后果。入侵伊拉克使中东地区比1945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不稳定;美国在东北亚实施的政策催生了一个具有核能力的朝鲜。更糟的是,许多韩国人将美国政策理解为对所有朝鲜族人的“歧视”,现在他们也站在了朝鲜那边。韩国人似乎已经开始接受有核武器的朝鲜,不管朝鲜半岛统一与否。朝鲜半岛一旦有核,日本肯定坐不住,东亚地区的核竞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东亚经济繁荣必遭摧残。 那么,核不扩散应该如何进行呢?首先要承认印巴这两个新的核国家,同时要确保地区稳定。第二,要意识到防扩散需要让相关国家觉得安全。这需要对每个人国家制定具体战略,满足他们的安全需求。比如,如果美国抛弃“政权更迭”政策,放弃核议题,寻求与伊朗举行直接的双边对话,伊朗显然会积极回应。不要忘了,美国与伊朗也是有共同利益的。伊朗也很讨厌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并对来自阿富汗的毒品交易深恶痛绝,同时还想购买美国的石油生产技术,并希望伊拉克稳定。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美国与伊朗的合作关系会加强对中东地区力量制衡的掌控能力。 万一此类外交努力失败,那只能采取地区威慑战略,而不能先发制人发动战争。这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面临的责任与重担。
[create_time]2013-10-27 22:40:07[/create_time]2012-07-03 23:11:47[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alue_good]gongwei881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966ef3e.kQCzLMZBVJg7w3siKgv2mw.jpg?time=4174&tieba_portrait_time=4174[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22[view_count]
核扩散的相互安全
寻求自身安全,也必须为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设计并提供安全。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当一个国家以发展核武器来应对威胁,其行为未必使其他国家形成国际安全得以增加的共识:一个国家要是对其他国家在面对类似威胁的时候却不赞成其发展核武器,则更在核扩散问题上形成双重标准,这势必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危害。防止核武器扩散的主要法理依据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主权国家依据利益考量,有选择不加入特定国际法规的权利。《联合国宪章》虽然规定不参加联合国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仍须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规定,也就是安理会有关决议对非成员国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约束力,但联合国安理会某些常任理事国动辄违反国际法,不尊重《联合国宪章》,这自然也就损害了联合国安理会强制性决议的相对于非成员国可接受性。在理论界,对核扩散的主要批评性分析强调,更多的核武器引起更多使用的危险;有关分析还强调突破了防扩散的新有核国家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的心理成熟性。但这种论点隐含着国家不平等的假设,虽然不无佐证,但在国际法上不可能被认为政治正确。如果一个无核国家以发展核武器来回应霸权国在某一时刻对其施加的威胁,那么当霸权国家在另一时间对另一无核国家进行军事讹诈时,在法律和道德上,那个新的受害国是否无权发展核武器以自卫? 回答这个问题自然就要回到前述详谬。若以国际法为法源、以时代已经改变为理由来论证己方可以接受核武器技术转移而他国甚至无权独立开发,同时国际社会并未向受害国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受威胁国在法理和道德上恐怕都难以接受不被允许寻求自认为合适的自卫措施。安全从来就是相对的,而威胁则是能力与意图的某种乘积。如何避免安全困境,如何同时扩大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两个增量,如何避免因自主安全供应不足而引发核扩散,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扩散逻辑中存在着相互安全的问题。在以国家为主体的传统安全之零和游戏中,一方能力的上升必然伴随另一方感知自身能力的某种缺失。如印度核能力的上升,必然会刺激巴基斯坦。即使印度核能力不是针对巴基斯坦,但因其意图可随时转化,因而印度的核能力将加速驱动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巴基斯坦曾从欧洲学习铀浓缩技术,从各国博采众长,取得成功。在当代,发展核武器已非难事,具有中等机械工业能力的国家都能研发,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国家具备了核准入能力,技术上无法封堵,除非消除安全威胁或不惜代价以战争遏止扩散,但这会遗留更严重的安全后果。美国对没有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伊拉克先发制人,发动了一场缺乏充分国际法依据的军事行动,不仅对伊拉克也对美国自己造成严重后果。但美国在防扩散问题上却成功地威慑了利比亚,哪怕是间接性的,并可能威慑住了伊朗。不过,同样的威慑对地缘条件不同的朝鲜没有起到作用,或者说起了相反作用,刺激朝鲜为了自保,利用美国陷于伊拉克乱局之机,加速开发核武器。在核大国中,经受了九一一恐怖袭击的美国深感安全不足,所以加速研发“可靠的、可替代的”战术核武器,包括钻地核弹头。世界上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还是认为自身不够安全,深受核扩散困扰的超级大国还在从质量上继续提升自己的核武器库,强调核武器的可用性。美国的这些作为,形成了另类扩散,即有核国家改善核武器质量的纵向核扩散。美国在中国统一问题上对华长期进行干涉,包括使用武力威胁。它在迫使中国发展了核武器之后却自行研发并开始部署导弹防御,并将太空军事化,再加上“可用”型核武器的研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核国家实施攻守兼备的新一轮核威慑,同样也造成核武器国家之间更多的安全困境。在防扩散问题上,美国既利用中国合作防扩散,又限制中国有限战略核威慑的有效性,以取得干涉他国内部事务又可不受牵制的行动自由。可见,美国在防扩散问题上也同中国形成了许多安全困境的关系。
[create_time]2016-05-30 07:51:33[/create_time]2016-06-14 06:14:1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Believe°01k[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3003788.9erMcR20nQtYRbtGVHdweQ.jpg?time=3639&tieba_portrait_time=3639[avatar]TA获得超过19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1[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