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赋自由》经典语录
《让天赋自由》经典语录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语录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语录具有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的特点。什么样的语录才经典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让天赋自由》经典语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的面貌;迎接未来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个人天资与热情结合之处」,在自己热爱且擅长的领域发展,便能缔造更高的成就与自我实现,藉以培养更强的应变能力。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让天赋自由》 想象力的最初定义就是“一种将自身无法触及的事物带入意识的能力”。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让天赋自由》 创造力的定义是这样的“产生有价值的想法的过程。”要想有创造力,你必须真实地做一些事情。这涉及一个将想象力付诸实践的过程。你得制造一些新的东西,想出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是思考一些新的疑问或问题。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让天赋自由》 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才能和爱好,它们能够激励我们去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就。 他们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情并且努力去做了,也就是说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天命。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让天赋自由》 寻找自身的天命可能会是多种层面上的挑战。有时候,挑战来自于内心,来自于自信心的缺乏或者对失败的恐惧;有时候,那些跟你最亲近的人以及他们对你的印象和期望才是你真正的障碍。也有时候,障碍并不是你所认识的某些人,而是你周围的大众文化。 我将阻碍人们寻找自身天命的障碍归结为三种限制,即个人的限制、社会的限制以及文化的限制。 ——肯 罗宾逊《让天赋自由》 所谓禀赋,就是个人资质与个人爱好相汇之处。他们都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并且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他们感觉到最真实的自己,时间过得特别快,人也比其他时候更有活力、更专注、更有激情。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让天赋自由》 《另外百分之九十》(The Other 90%)的作者罗伯特·库珀(Robert Cooper)曾说,我们不要以为智力只在人类的大脑里产生。他提出“心”脑(the“heart” brain)和“本能”脑(the“gut” brain)的说法,他说,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有一种感觉,它都不是直接进入头内的大脑里,而是最先进入肠区以及心脏部位的神经系统。而且,最先的反应系统是肠内神经系统,它作为置身肠内的“第二大脑”(a“second brain”),“独立于头骨中的大脑,但又是与之相互联系的”。他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事件的第一反应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让天赋自由》 这一切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有一个人发现了她真正的爱好,这个人之前也见过类似的小孩,懂得如何发现他们的天赋,如果遇到的是其他对此不了解的人则很可能给她吃一些药物,让她安静下来。然而,吉莉安并不是问题小孩,她不需要去上任何特殊学校。 她所需要的只是成为真正的自己。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让天赋自由》 对待问题的态度极为重要,那种要成为真实自我的坚强意愿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让天赋自由》 个人的天命使得我们喜欢做的与我们擅长做的完美结合。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让天赋自由》 无论我们有多少种感官,无论它们如何运行,都将影响我们对自身以及对世界的理解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让天赋自由》 我们自身的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既能监禁自身也能解救自身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让天赋自由》 ;
[create_time]2022-06-07 10:11:39[/create_time]2022-06-18 14:03:5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创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92c827.kLT93-3VEj2Xt3LY2qUdBA.jpg?time=4761&tieba_portrait_time=4761[avatar]TA获得超过752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view_count]
《让天赋自由》
2020年8月21日,肯·罗宾逊爵士,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因为癌症去世,享年七十岁。实话说,我很少会为一个未曾谋面的作者的离世而痛心难过,但是肯·罗宾逊是其中一个。因为他真的曾经用自己的教育创新理念,震撼了无数的人,影响了全球无数关心与支持教育的人,警醒了我去看待自己,也去看待教育。
肯·罗宾逊在四岁的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小经历了重重的困难,但是肯·罗宾逊仍然凭借自己的聪明勤奋,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的精华浓缩在了五本书里,就包括了今天要讲的《让天赋自由》,另外还有《发现你的天赋》《让学校重生》《让思维自由》《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些书后来都成为了广受教育界人士喜爱的畅销书。
同时,肯·罗宾逊极具演讲才华,他曾经参加过三次技术、娱乐、设计演讲,其中“学校扼杀创造力”的演讲产生的影响最大,到目前为止,这场演讲的视频已经被播放了六千多万次,震撼了全球无数的老师、家长、学生,没有人能比。
一、吉莉安的故事
那为什么说天赋自由启迪了我的心灵呢?在系统地介绍理念之前,我迫不及待地要先给你讲一个书里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可以说是无数次地在各种场合提起,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还有闪光的人文关怀,我们就来说说书中是怎么讲的。
吉莉安才8岁,但她的未来已经出现了危机,她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至少老师们是这么认为的。她上课迟到,书写糟糕,成绩差,不仅如此,她还是课堂的破坏者,上一分钟还在吵吵嚷嚷,下一分钟又望向了窗外,逼着老师不得不停下教学,去把她的注意力拉回来,可紧接着她又开始骚扰同桌。
吉莉安对这些问题并不是很在意,她已经习惯了被老师纠正,也不真的认为自己是个问题小孩。可是学校不这么想,校方很烦恼。当学校写信给她的父母的时候,事情就被激化了。学校认为,吉莉安存在某种学习障碍,应该去那些专门为此设置的特殊学校。如果放在现在,学校肯定会说,她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然后会给她服用一些药物。但吉莉安小时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科技还不成熟,多动症这种病,还不像现在这样被大家都知道。
那吉莉安的父母收到学校的来信之后,非常震惊,立即采取了措施,妈妈怎么做呢?妈妈把吉莉安精心打扮了一番,穿着最精美的衣服、鞋子,扎着漂亮的马尾辫,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了一位心理医生,她希望能够给孩子做一个准确的诊断。
这位心理医生向吉莉安的妈妈询问吉莉安在学校的情况,很仔细地观察她的举动,后来吉莉安的妈妈和心理医生终于停止了谈话。那么这位医生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向了沙发,坐在了这个小女孩身边,跟吉莉安说:“非常感谢你,你很有耐心。”医生说:“但是恐怕你还需要再等一会儿,我要跟你妈妈单独谈一谈,我们就出去几分钟,你不用担心,我们不会走远的。”吉莉安有些惶恐地点了点头。然后两个大人让她一个人坐在那儿,就出门了。
但是当心理医生离开的时候,这个医生伸手把办公桌边的一个收音机给打开了,房间外的走廊上有一扇窗户,是可以看见屋内情形的。医生和妈妈就站在窗子的一边,吉莉安是看不见他们的。
吉莉安这时候突然站了起来,伴随着收音机里的音乐,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两个大人站在外面,静静地看了几分钟。他们被这个女孩表现出的魅力给惊呆了,任何人都可以注意到,在吉莉安的动作当中,有一些天生的甚至是本能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让这个女孩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最终,心理医生转向吉莉安的妈妈,说:“您也看到了,林恩夫人,吉莉安没有病,她是一个舞蹈家,送她去舞蹈学校吧。”
后来,吉莉安的妈妈真的把她送去了舞蹈学校。吉莉安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了,那真的太棒了!我一走进教室,那里全是跟我一样的人,我们不需要静坐在那里,而是边动边思考。”
后来你猜怎么样?吉莉安加入了皇家芭蕾舞团,成了一名独舞表演家,并且在全世界巡演。当芭蕾舞演员的生涯结束之后,吉莉安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剧团,并且在伦敦和纽约推出了一系列非常成功的剧目,最终,她与人合作创造了一些音乐剧史上成功的作品,像你都知道的《猫》《歌剧魅影》等等。当初那个年幼而不知道未来在何处的吉莉安,后来变成了世界闻名的吉莉安·琳恩——最有才华的舞蹈创作家之一,给无数人带去快乐,也有着数百万美元的收入。
你看,这一切的发生,都依赖于那个心理医生发现了吉莉安真正的爱好。这个人之前也见过类似的小孩,他懂得如何发现这些孩子的天赋。但想想也很危险,如果吉莉安遇到的是其他人,他们对此不了解,那么就很可能给她吃一些药,让她安静下来。但事实证明了,吉莉安不是有问题的小孩,她不需要去上任何特殊学校,她需要的,只是成为她真正的自己。
吉莉安的故事讲完了,我讲的这个故事,一定会给父母们带来很大的震撼。一个无法符合学校标准,差点被当作精神障碍患者、孤独一生的女孩,只是因为被个性化地正确对待了,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给世界贡献了优秀的艺术作品。再看看我们身边,各方面都不低于平均水平的孩子,他们有没有机会被正确地、个性化地对待呢?
在当今的社会,我见过太多的父母,为孩子的前途烦恼,试图去帮助自己的孩子。但是因为父母为孩子设想的,往往是传统的老一辈适用的成功路线,结果不仅没有让孩子获得进步,反而让孩子偏离了自己真正的天赋。所以今天我特别想借这本书,跟你聊一聊,怎么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并且引导孩子把天赋发展成自己的事业。
说到这儿,因为《让天赋自由》这本书里面,作者自己的交友圈非常广泛,他讲了大量的成功人士的故事。所以我需要跟大家解释,让天赋自由不等于说一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多么出色、多么成功的人,就算是普通人,我们也要帮他们,让他们的天赋自由。
我举个例子,有一个男孩在学校,就是一个成绩门门都很差的孩子,但他爸爸发现,这孩子跑步真的特别快,而且爱跑步,就索性下定决心让孩子上了体校,后来他成为了跑步运动队非常有成绩的运动员。有一个孩子,因为父母做饭很难吃,自己总爱给自己做饭吃,后来他就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厨师。
这些人其实都还是普通的故事,但是就像那句话说的,“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每一个人只要能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只要我们父母相信,每个孩子一定有他的所长,让他不断地去尝试,鼓励他找到属于他自己的领域、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成为真正的自己,那就叫作让天赋自由了。
二、五个步骤,让天赋自由
书中给了我们很多的要素和大量成功案例,我把它提炼为发现天赋、热爱天赋、找到领路人、融入圈子、持久地坚持这五个步骤。
第一步:发现天赋
发现天赋,就是尽可能地让孩子多体验、多接触,找到自己擅长的事。
我们先来说说,如何帮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呢?书里边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其中一个例子是这样的:
有一位小学老师,正在给一班六岁的孩子们上美术课。教室的后面静静坐着一个小女孩,在课堂上她通常都是心不在焉的,但是今天,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忙着在纸上涂画着什么。
老师非常诧异她的变化,就问她说:“你画什么呢?”小孩头都不抬地说:“我在画上帝。”老师很疑惑,问她说:“没有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你怎么画?”小女孩说:“过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从这个故事里,你可以发现,小孩对自己的想象力是非常自信的,但是随着孩子们的成长,绝大多数人就丧失了这种自信。比如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敢于画出蓝色的太阳、方形的轮子,但是你问高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往往不再能说出这些奇思妙想,也不再认为自己拥有想象力了。
这似乎说明,人类天生就具有超强的潜能,但是慢慢地,我们就会丧失很多潜能。在这个丧失的过程当中,许多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里,或者这种天赋能让你成为多么优秀的人。这就好像南极不可能有牛仔,撒哈拉不可能有潜水员一样,如果没有机会去感受自己,也就谈不上抓住机会。所以我想说,在孩子还不能够主动向外探索的时候,父母要肩负起帮助孩子发现天赋的责任,尽可能地让孩子多体验、多接触不同的事物,探索更宽广的世界。
其实我很高兴看到,现在不少年轻的父母,对于孩子报兴趣班这件事,有着全新的理解了。就是让孩子都试一试,都体验一下,也不求他学得怎么样,或者要走职业化的道路,觉得孩子只要体验就好,开心就好。要是刚好能够打开一扇窗户,那就是额外的惊喜。
相反,如果抱着报名就要学出名堂的心态,要是孩子不想学了家长就备受打击,或者因为心疼钱,逼着孩子坚持,或者以后就不再给孩子报任何的班了,这样做反而是阻断了孩子发现天赋的道路。
当然,兴趣班不是唯一的,任何的外出活动都可能让孩子打开自己的触角,感受自己究竟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找到自己天赋所在。
拿我们家来说,在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我要出席一个重要的会,要去讲我的节目的想法,去报方案。我就跟我女儿说:“这个工作对妈妈特别重要,我希望能够把这个方案报下来,你可不可以帮我一个忙?就是跟我去开会的时候,安安静静坐在那儿,不要来找妈妈,不要说话。”那时候她还挺小的,她真的就安安静静坐在第二排,拿画笔画画或者用耳机听故事,一点没有打扰我开会。虽然她其实并没有真的做什么针对性的动作,但我觉得这依旧是她打开触角的一个机会。你相信我,真的很难猜到,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之下,孩子就会发现自己的天赋。
在书里面还有一个例子,与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有关。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教授,还曾经担任国际经济学会的主席,还出版了畅销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还是美国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
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人,他开始涉猎经济学的契机,是高中参与的一个讲座。在那个讲座当中,他发现,讲的内容是如此浅显易懂,让他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一些复杂的部分。在那场讲座之后,他抱着纯粹是因为好玩的心态,就开始去接触学习经济学,然后就获得了我前面说的这么多的成就。他成名之后说过这样一句话:“儿时在玩乐当中如果有所发现,绝对不要低估它的重要性,因为这极有可能将平庸者变为真正的勇士。”
还有就像最开头那个故事,如果吉莉安没有遇到那位很棒的心理医生,或者她妈妈没有抱着试试的心态,带她去舞蹈学院,那她的天赋真的就会被埋没一生,也不可能实现今天的成就。
第二步:热爱天赋
不过光是发现天赋还不够,就像作者说的,天赋是天资和热情的完美结合,发现孩子所擅长的,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发现孩子的天资,发现孩子擅长做的事。可是光擅长,还没有办法让他真的发光发热,还需要孩子不断地长时间地去投入,对这件事情迸发出持之以恒的热情,那么这件事才算是真正的天赋。
那你会问了,怎么知道孩子是真正地热爱呢?我认为如果这件事,能让孩子产生心流的感觉,那就算是了。
心流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就是说当人们专注进行某件事情的时候,不愿意被打扰,所有精力投入其中,并且获得高度兴奋和自我实现感的心理状态,会忘记时间的流逝。通俗来说,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做事情时忘我的状态。
那在书里面作者就举了非常多的名人案例,来论证这一点。
比如说美国著名动画《辛普森一家》的作者,他在学生时期,从小就会在课堂上画画,甚至不低头看着都能画得很好。在高中的美术课上,他可以一节课画三十多幅画,直到把颜料用完了,老师不让他继续画了才停下来。
像国际赛车手乔臣·林特,被问到赛车时的感受时,他说:“你忽略了一切事情,只是集中精力,你忘记了其余的世界,自己成为赛车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你会完全脱离这个世界,全身心地进入赛车当中,没有其他事情能像这样。”
还有像桌球女王艾娃·劳伦斯第一次走进桌球室的时候,立马就被桌球给迷住了,在她的眼里,世界只剩下那张球桌,和球咔咔碰撞的声音,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从顿悟的那一刻开始,艾娃就知道,自己想献身于桌球运动。幸运的是,她的父母也支持她,允许她每天花六到十个小时去练习。当她被问到:“你今天训练多久了?”她回答说:“二十分钟。”实际上,她都练了九小时了。因为在打桌球的时候,她只看见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时间快速地流逝。
这些故事,给我们做父母的什么样的启示呢?很简单,如果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事,并且孜孜不倦地去研究它、热爱它,符合我们上面说的心流状态的话,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就一定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给他支持和肯定,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去冲破一些固有的观念。
比如书里提到著名的摇滚乐手米克·弗里特伍德,他的同名乐队曾经卖出了过亿的唱片。但是,他从小就是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所有的学业成绩一塌糊涂,这也让他充满了挫败感,唯一的优点就是在音乐上表现得不错。但他的人生在树立了一定要成为一名鼓手这个目标之后,就发生了改变。他的父母意识到,学校并不适合米克这样的孩子,于是他的父母没有坚持他一定要读到毕业,而是尊重他离开学校的意愿,送他上了前往伦敦的火车,让他学习打鼓,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后来就是他走向成功的故事了。
当然在大部分的时候,这个突破并不像上面那些故事那样,那么有冲击力,需要支持孩子放弃学业,大部分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你的允许和支持。
就比如博物君张辰亮,大家可能都知道,他从小就喜欢虫子,他的爸爸妈妈也特别支持他,而不是说“玩虫子有什么好玩的,不务正业,多脏”。而今天他也因为科普昆虫的知识,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了千万粉丝大博主。
再比如我之前央视的同事王凯,现在他还有一个在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当中更知名的名字,叫作“凯叔”。没错,就是给小朋友讲故事的凯叔。小时候的王凯特别喜欢做一件事,就是给小朋友讲故事,幼儿园老师都特别喜欢他,因为每次要午睡的时候,王凯一讲故事,小朋友们都安安静静听他讲。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爱好,一直延续到他长大成人。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爸爸特别支持他,从不说他不务正业,还给他买磁带,买故事书,丰富他的故事库,并且做王凯最忠实的听众或者观众。后来,他从央视出来准备自己创业,他就想,做点什么呢?做自己最擅长的吧,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今天,他的公司已经融资了好几轮,有几百号的员工了。我想,他今天的成就,一定有他爸爸鼓励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因素,不干涉他,不阻止他。
第三步:找到领路人
当孩子找到了自己天资和热情结合的天赋时,接下来就需要能遇到一位领路人,让孩子能够发挥他的天赋,向更纵深的领域去发展。
其实像这样的观念,很多父母也都有。比如说不少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学钢琴,学芭蕾舞,都要找最好的老师,巴不得找到国家乐队首席钢琴家,来教自己的孩子怎么弹哆唻咪。这其实也是因为他们想找一个专业的人,把孩子引领到一个圈子里去。
不过在书里面,这个引路人的角色,要求的倒不一定是专业,更像是一个有慧眼的伯乐,在我的理解当中,是一个能发现孩子优点,并且向孩子提供机会的人。这个人可以就是我们父母自己,也可以是支持孩子的任何一个人。在这本书里面,作者也分享了他的引路人,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能从一个在特殊学校接受特殊教育的残障人士,变成了一个对教育改革充满热爱的教育家。
作者在五岁的时候,患上了脊髓灰质炎,根据当时的要求,他必须到特殊学校去读书,那个学校的学生患有各种各样的残疾,比如说脑瘫、癫痫、脑积水等等。但正是在这所学校里面,作者遇到了他的伯乐。
这位伯乐,是负责这所特殊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官员——斯特拉福德先生。在简短的对话当中,他发现了作者未曾被充分开发的超凡的能力,建议学校给作者创造一些挑战,进入学生年纪稍大一些的班级,并且准备升学考试。所以作者就进入了新的班级,拥有了一位以学习严格要求而闻名的班主任。
在特殊学校里,任教老师对于学生们未来的人生的成就,大都期待是比较低的,能生存就不错了,而且大部分人觉得,特殊教育就是放养。但是在这个班级里面,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这位班主任期待他的特殊学生们能达到他的期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
在新班级的严格要求之下,作者拿到了改变他一生的成绩单,他考上了他所在城市最好的学校之一——利物浦大学,并且收到了学校的奖学金。所以作者认为,查尔斯·斯特拉福德,是他改变人生的引路人,是他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窗口,让他的人生迎来了转折点。
第四步:融入圈子
当孩子找到领路人之后,圈子其实已经向他敞开了大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融入圈子。融入圈子并不意味着要跟圈子里的人完全一样,而是你进入这个圈子,了解这个圈子内流行的东西,并且发现自己认同或不认同的声音。
融入圈子以后,会带来三种强大的动力:认同感、灵感以及协同魔力。因为有人能理解这份天赋带来的热情,能体验到“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那种感觉,就能天马行空地讨论你的想法,从而获得认同和互动。除此之外,还可以互相提供灵感和激烈的碰撞,让你提高自我的成就标准,彼此督促,去探索能够达到的极限。
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想要做画家就要去巴黎,一群画家聚在一块儿碰撞出新的想法。比如说,认为最近流行的画法好,那就借鉴,觉得不好,就要创造出自己的画法。
还有像我们都知道的毕加索,在他的一生当中,画画的风格是几经变化,其实就是因为他在圈子当中碰撞迭代,一次次突破,达到新的高度。毕加索在探索他的蓝色时期和玫瑰时期的局限性的时候,迷上了巴黎人类学博物馆里面收藏的非洲艺术作品。正是这些非洲藏品,给毕加索带来了无穷的启发,从而也形成了他最知名的立体主义作品。
第五步:持久地坚持
融入圈子以后,就需要靠孩子持久地坚持了,不过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其实很有限。
到此为止,让天赋自由的五个步骤就算说完了,不过我们今天的书还没有讲完。看过我的书或者听过我课程的用户,大概会知道我是一个关注养育,但同时也关注养育孩子的父母的这样一个人。所以在今天的末尾,我想跟你说,今天所讲的帮助孩子天赋自由的五个步骤,用在帮助我们自己的天赋上,同样是奏效的。
并不用担心我们不再年轻,觉得我们的天赋早就消失了,不用再找了,就这样吧。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叫作人生的“第二中年期”,作者就提醒我们,有非常多的证据表明,发现自身天赋的机会,远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多,并不用担心我们已经三十、四十、五十岁了,天赋就不再被发现了,跟你说,什么时候都不晚。
比如说畅销书作家哈丽雅特·杜尔,在工作养家的时候才开始涉足写作,在65岁的时候回到大学,重新学习学校的写作课程,让她的写作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被选进了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写作计划。最终,杜尔在她73岁的时候,发表了她的第一本小说——《伊巴拉的石头》,并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
还有像厨师茱莉亚·查尔德,之前在公司做的是普通职员,三十多岁的时候喜欢上了法国菜,并且开始接受专业的培训。直到五十岁的时候,她出版了《掌握法国菜的烹饪艺术》这本书,并且开启了她的传奇生涯,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家庭料理革命,并且开启了电视烹饪节目的一个源头。
好了,《让天赋自由》这本书就讲到这儿,最后,我们一起来总结回顾一下。
第一,让天赋自由,提炼下来,可以总结为这样五个步骤:发现天赋,热爱天赋,找到领路人,融入圈子,持久地坚持,
第二,引导孩子找到天赋。人类天生都具有超强的潜能,但是慢慢地我们会丧失很多潜能。所以在孩子还不能主动向外探索的时候,父母要肩负起帮助孩子发现天赋的责任,尽可能地让孩子多体验、多接触不同的事物,探索更宽广的世界,找到自己擅长的事。
第三,支持孩子热爱天赋。天赋是天资和热情的结合,所以找到自己擅长的事,还不算拥有了真正的天赋,还需要对它有足够的热情。也就是说,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心流的状态。那我们父母能帮孩子的,就是多鼓励、多支持、不干预。
第四,帮孩子找到引路人,可以让孩子发挥他的天赋,向更纵深的领域发展。不过这位引路人并不一定是专家,而是可以看到孩子天赋,并且向孩子提供机会的人。这样的人,会让孩子的人生走向转折点,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五,鼓励孩子融入圈子,圈子的作用主要有三:认同感,灵感,以及我们所谓的协同魔力。进入一个圈子,可以让孩子不断地冲击极限,走向更远的未来。
当然,《让天赋自由》确实是一本非常启发我们思路的书,不过它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是我的感受,就是他举了大量的例子,都是极其成功的人士,有经济学家、钢琴家、艺术家。其实对于我们来讲,让天赋自由,并不是说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大富翁、大专家,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有机会让自己天赋自由,过一个相对顺遂的、不是那么拧巴的人生。
而且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也能让我们看到,如果我们让我们的天赋自由了,是怎么样改变我们的人生的。就拿现在的短视频来讲,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人们做了个统计,在达人领域当中,前十名的达人,他们的学历几乎都是初中、高中水平。
你知道前十名的达人意味着什么吗?就是他们的月收入是非常高的,可能高到让你想象不到,几十万、上百万,可能甚至更多。那他们为什么能够在一个新的技术、一个新的媒体出现的时候,迅速地占领进去,获得自己创造财富甚至是财富自由的机会呢?我觉得至少他有三条天赋没有被打磨掉:
第一,跟踪或者发现接受新生事物。
第二,始终有自己的一个兴趣领域,比如说有人是做美妆,有人是做钓鱼的渔具,有人是体育专项的,他这个兴趣始终是有的。
第三,就是坚持,吃苦耐劳。因为短视频是需要每天不断地输出的,就算做直播带货,他也要坐在那儿,十几个小时地去播出。
所以即便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只要有一颗好奇心。
[create_time]2022-07-30 19:42:37[/create_time]2022-08-10 11:23: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海猎o[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50af2c9.VTYH0-MQyPDYwhVsGrj64A.jpg?time=4756&tieba_portrait_time=4756[avatar]TA获得超过762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view_count]
《让天赋自由》最新txt全集下载
让天赋自由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几年前,我曾听说过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也是我非常爱讲的一个故事。一位小学老师正在给一班6岁大的孩子们上美术课。教室的后面静静地坐着一个小女孩,对于老师的课她通常都是漫不经心,但是,在这次美术课上却完全不是这样。20多分钟过去了,小女孩还坐在那里,手在画纸上忙碌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十会惊奇,最终忍不住问她:“你在画什么呢?”女孩头也没抬地答道:“我在画上帝。”老师大感疑惑,道:“可是,没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子啊。”女孩说:“一分钟后,他们就知道了。”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暗示着小孩子对于自己的想象力是非常自信的,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绝大多数人逐渐失去了这种自信。当你问一群一年级的小朋友:谁觉得自己是有创造力的?所有人都举起了手。而当你去问一群大学高年级学生同样的问题时,大多数人都不会举手。我坚信我们人类生来都具有超强的潜能,但随着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生活阅历的增长,我们逐渐失去了许多……以上
[create_time]2013-09-05 21:10:04[/create_time]2012-10-20 03:17:03[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言子o凩[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d42f768.dApmZY7gxqPamLRgWUDt3Q.jpg?time=3707&tieba_portrait_time=3707[avatar]超过1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35[view_count]《让天赋自由》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让天赋自由》([美]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 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DlHmt9mVZe48RyvR58SCA 提取码:gxq3书名:让天赋自由作者:[美]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 著译者:申志兵豆瓣评分:7.5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12-1页数:299 页内容简介:本书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轶闻趣事,有不同人士的不同人生经历:从保罗•麦卡特尼到《辛普森一家》的创作者麦特•格罗宁,从梅格•瑞恩到列侬,从著名作家阿丽安娜•哈芬顿到有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但是这本书的真正主角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那些一流的成功人士,他们的荣耀并不值得你我艳羡,事实上,他们的人生还远没有达到一帆风顺的境界,他们成功过但也失败过,可以说他们没有一个人的生活堪称完美。但无论如何,这些一流的成功人士都曾经历过一个阶段的完美生活,在这个完美的阶段,他们因为发现自己的潜力而让自己的事业加速发展。而这,就是你我需要努力做到的。那些一流的成功人士最值得你我艳羡的,应该是他们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本书是一首有关人类天赋和人类激情的赞美诗,也是一首对人类卓越的发展潜能的颂歌。它告诉我们什么情况能够人尽其才,什么情况会使人类的潜能消退,告诉我们该怎样利用现有的时光,如何在一个完全竞争的未知世界争取到唯一成功的可能。名人热评肯•罗宾逊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家伙,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看透你的内心,但肯•罗宾逊却是其中一个,所以他能让你觉得轻松和愉快。我很荣幸能在本书中成为一个角色,是他认为掌握了成功点(Element)的人之一。读他的书能让我们知道怎样做最好的自己。——《歌剧魅影》和《猫》的舞蹈指导 吉莉安•莱尼这个世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我们的机构、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的思想却被以往的习惯束缚,其结果就是人类众多天赋的白白浪费。《让天赋自由》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和令人信服的观点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让我们知道怎样面对未来。——《未来的革命》、《财富的革命》作者 阿尔文•托夫勒《让天赋自由》让你终生受益,它帮助你发现最好的自己。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到那些发现了自我的人士,读到他们那令人着迷的奇闻轶事和他们的真实生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 史蒂芬•柯维作者简介:肯·罗宾逊(Ken Robinson),世界著名的人类潜能开发、人类创造力开发专家,与欧洲和亚洲各国政府、国际组织、《财富》500强公司、各国教育系统、非盈利组织以及世界文化组织有着广泛的合作。目前,他定居美国洛杉矶。卢·阿罗尼卡(Lou Aronica),著名小说家,曾创作两部小说并与他人合作非文学类作品。现居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
[create_time]2021-12-31 21:36:18[/create_time]2022-01-13 00:48:0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邶執不北执[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4ac9671.ElFpZvft0MljvR-RedsucA.jpg?time=9556&tieba_portrait_time=9556[avatar]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9[view_count]《让天赋自由》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让天赋自由》([美]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 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zPJ6dKhMyZHq4GMGM1iVw 提取码:uats书名:让天赋自由作者:[美]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 著译者:申志兵豆瓣评分:7.5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12-1页数:299 页内容简介:本书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轶闻趣事,有不同人士的不同人生经历:从保罗•麦卡特尼到《辛普森一家》的创作者麦特•格罗宁,从梅格•瑞恩到列侬,从著名作家阿丽安娜•哈芬顿到有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但是这本书的真正主角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那些一流的成功人士,他们的荣耀并不值得你我艳羡,事实上,他们的人生还远没有达到一帆风顺的境界,他们成功过但也失败过,可以说他们没有一个人的生活堪称完美。但无论如何,这些一流的成功人士都曾经历过一个阶段的完美生活,在这个完美的阶段,他们因为发现自己的潜力而让自己的事业加速发展。而这,就是你我需要努力做到的。那些一流的成功人士最值得你我艳羡的,应该是他们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本书是一首有关人类天赋和人类激情的赞美诗,也是一首对人类卓越的发展潜能的颂歌。它告诉我们什么情况能够人尽其才,什么情况会使人类的潜能消退,告诉我们该怎样利用现有的时光,如何在一个完全竞争的未知世界争取到唯一成功的可能。作者简介:肯·罗宾逊(Ken Robinson),世界著名的人类潜能开发、人类创造力开发专家,与欧洲和亚洲各国政府、国际组织、《财富》500强公司、各国教育系统、非盈利组织以及世界文化组织有着广泛的合作。目前,他定居美国洛杉矶。卢·阿罗尼卡(Lou Aronica),著名小说家,曾创作两部小说并与他人合作非文学类作品。现居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
[create_time]2022-02-15 07:57:49[/create_time]2022-02-26 09:07:3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职场小菜鸟0L[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52a4ede.5kzdCvYIGpXDEC6UHYLufA.jpg?time=3243&tieba_portrait_time=3243[avatar]把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给你听[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6[view_count]《让天赋自由》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让天赋自由》([美]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 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6-3x0I2_H_XFiy9DA4UZQ 提取码: bzua 书名:让天赋自由作者:[美] 肯•罗宾逊 卢•阿罗尼卡 著译者:申志兵豆瓣评分:7.5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12-1页数:299 页内容简介:本书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轶闻趣事,有不同人士的不同人生经历:从保罗•麦卡特尼到《辛普森一家》的创作者麦特•格罗宁,从梅格•瑞恩到列侬,从著名作家阿丽安娜•哈芬顿到有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作者简介:肯·罗宾逊(Ken Robinson),世界著名的人类潜能开发、人类创造力开发专家,与欧洲和亚洲各国政府、国际组织、《财富》500强公司、各国教育系统、非盈利组织以及世界文化组织有着广泛的合作。目前,他定居美国洛杉矶。
[create_time]2021-12-29 17:41:27[/create_time]2022-01-07 06:24: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南巷如也[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0445d7a.GdErUozb70fyoiykW2YsNg.jpg?time=5259&tieba_portrait_time=5259[avatar]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slogan]想听你的故事[intro]130[view_count]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加的自由呢?
1:需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任何人都有两面性
儿童时代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不过存在老实跟调皮之分。孩子都需要给他们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也许人家孩子学习不好,在其他方面有一些可取之处。因此需要时常教育孩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我们没权利剥夺孩子自由
对于身为父母的我们,有权利剥夺孩子自由吗?到了一定年纪人都会有所进步成长,孩子都会有一个自我识别的过程。我们不宜去干涉,能够做的就是不断完善他们的性格。
3:学校老师的角度考虑他们也会管
孩子最终还是会回到学校里的,大部分认真负责的老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成绩,对于他们的心理状况也在他们的考虑范畴之内。父母没必要去参与,只需要告诉他做人的一些准则就可以。
4: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人只会越来越成熟
人只会越来越成熟,不存在越来越退缩。社会在不断发展,从这个方面考虑我们也不应该干涉孩子的自由。毕竟现在还没有融入社会,年纪太小尚未可知,应该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create_time]2023-04-29 17:48:40[/create_time]2023-05-14 07:49:1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153******2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bbab2ff.pAHrMjVmPTRZVhLm8yTaQg.jpg?time=49&tieba_portrait_time=49[avatar]超过15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666[intro]3[view_count]
孩子需要怎样的自由?
经常听到过这样一句话,让孩子自由的发展吧!这样的自由真的能给孩子带来好的发展吗?
有人做实验,在山上放养了一群小猪,然后用铁丝把小猪分成两组圈起来,接下来给给铁丝网通电,一群小猪的栅栏一直有电,小猪想冲出栅栏,每冲一次就被电一下,几天后不再尝试.。40天后栅栏上的铁丝拿掉了,电也没有了,但这群小猪只是在卷子里活动。而另一组小猪的栅栏有时通电,有时不通电,这群小猪总是想去尝试有没有电,第一次试了,给电脑回来,第二天一次没电了,就往外冲,第三天一次又有电了,如此反复折腾这群小猪很多都生了病,40天后电网拿掉了,这些小猪会到处乱跑,根本无法喂养。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对于孩子来说,边界给孩子安全感,没有边界就没有安全感。没有自律也无所谓自由。
皮皮没有爸妈不用上学,没人管她,很羡慕上学的学生有假期,他也想有自己的假期,可怎样才有自己的假期呢?于是他去找小朋友,小朋友告诉他,你必须要上学才有假期。
如果孩子不能在规则和自由之间进行比较,就不会感觉到自由,也认识不到自由的可贵。失去可参照的安全准则,孩子就会变得焦躁和混乱,失去成人的指导,孩子就失去了方向。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有边界的自由,有边界的自由,才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create_time]2022-07-20 16:44:04[/create_time]2022-07-30 02:26:4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童心童趣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b58623f.koPDEN4T0benlD0L2YrU5A.jpg?time=4862&tieba_portrait_time=4862[avatar]TA获得超过72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