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者有哪些心理特征
1、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2、偏差认知。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3、冲动行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4、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5、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
[create_time]2022-09-28 17:35:59[/create_time]2022-10-13 17:35:5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乾莱信息咨询[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62ac8245037c35cef5dd05b07789a9ca.jpeg[avatar]百度认证:内蒙古乾莱科技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9[view_count]
自杀行为的分类
自杀的分类:自杀观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定义:有意自行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称自杀。一般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未遂:有意采取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有意采取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
[create_time]2016-06-01 08:21:32[/create_time]2016-06-16 05:52:5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晨暮宝贝eD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30310bc.S38ThVes-3lXvsFBDfj6pA.jpg?time=3668&tieba_portrait_time=3668[avatar]超过7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93[view_count]自杀有哪些特点?
1.谈论自杀
2.将东西送人
3.撰写遗书
4.持有武器
5.奇怪的睡眠模式(睡眠不足)
6.没精神,无精打采
7.药物滥用或酗酒
8.抗拒社交
9.不再从事以前热爱的活动
10.自残
11.有高风险举动
12.情绪爆发,不受控制
13.不愿与人接触,自闭
14.过去曾试图自杀
15.心情异常宁静祥和
[create_time]2023-07-28 20:10:41[/create_time]2023-08-12 19:56:0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百度网友eda001f[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0e2ef58.JKtdBP16WzE7bUq0NSJZqQ.jpg?time=8368&tieba_portrait_time=8368[avatar][slogan]不善表达[intro]43[view_count]
自杀违法吗
不违法。自杀不犯法。按照法律精神来看,自杀是应该属于故意杀人,只不过这中行为侵犯的是自己的生命权利,没有侵犯他人。但是基于犯罪人已经死亡,所以谈不上承担法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的承担者。这种刑事立法也即没有现实意义,故刑法没有明确自杀行为是犯罪,根据刑法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自杀不算犯罪。但是,在实施自杀行为时,侵害到他人人身财产的权益,或者危害到社会公共安全,该行为可能涉嫌违法,严重的,则可能构成犯罪。在此情况下,如果自杀者实际死亡的,则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未死亡的,仍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自杀不可以视作公民权利,但杀死自己是不需负刑事责任的(没死也不须负责)。二、组织集体自杀犯法,有鼓动他人的嫌疑,动机可议。阻止集体自杀不犯法。必须明确,生命权是公民的权利,但公民不享有自杀的权利。因为法律不鼓励公民自杀,因此不会将自杀规定为公民权利。三、参加集体自杀不犯法,阻止他人参加集体自杀更不犯法。相约自杀,大陆和香港的规定有所不同,大陆参看张明楷教授的理论,香港则有判例的。四、出生和死亡是自然现象,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权利或义务。非自然死亡除外(指他杀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create_time]2022-06-14 13:41:22[/create_time]2022-06-28 13:31:56[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3[alue_good]杜晓霞律师[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22037022,2609533315&fm=3012&app=3012&autime=1686266518&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814[view_count]
自杀是否违法
法律分析:不违法。自杀不犯法。按照法律精神来看,自杀是应该属于故意杀人,只不过这中行为侵犯的是自己的生命权利,没有侵犯他人。但是基于犯罪人已经死亡,所以谈不上承担法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的承担者。这种刑事立法也即没有现实意义,故刑法没有明确自杀行为是犯罪,根据刑法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自杀不算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create_time]2022-01-26 15:10:44[/create_time]2022-02-10 15:10:4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4[alue_good]鞍山刑事律师张林林[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548da402c7fc22f68e4546f6fa1bfb2b.jpeg[avatar]律师[slogan]擅长刑事辩护、合同、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intro]3566[view_count]按照原因分类的自杀有哪几种?
(1) 利己性自杀:又称为自我中心型自杀。自杀者因为感到孤独、痛苦,失去了社会支持产生自杀行为。此类自杀者中未婚和丧偶者多于有稳定婚姻关系者,特别是有小孩的。
(2) 利他性自杀:指为某种信仰或团体的利益竭尽忠诚而舍弃生命的自杀。这时个体的行为过分融人社会或社会亚群体,为团体的利益牺牲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自杀往往被看作一种义务或荣誉。如战士自杀以免被俘,妇女自杀以保持贞节,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某些宗教和政治信仰者的自杀式爆炸也在此范围。
(3) 失范性自杀:又称为身份丧失型自杀,是社会反常状态下的自杀。在人际关系疏远或社会规范过于严厉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不适合社会准则,或在社会制度重大变革及政治动乱中感到无所适从,失去了一般的道德行为规范,因而理想破灭、精神颓废、空虚失望、恐慌困惑,从而导致自杀。因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急剧变化,感到无所适从而自杀也属于此类,如破产者的自杀。
(4) 宿命论性自杀:是指个体丧失了自由和希望而自杀,如奴隶自杀。
[create_time]2023-03-17 15:04:22[/create_time]2023-04-01 14:49: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考试资料网[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a1a6b96a94de8451994b608ca7e87353.jpeg[avatar]百度认证:赞题库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4[view_count]
根据自杀者的心理反应将自杀分几类?
(1) 情绪型自杀:通常是在激情状态下产生的冲动行为。常常由于暴发性的、情绪所引起。此类自杀进程比较迅速,呈现冲动性或突发性。
(2) 理智型自杀:自杀者经过周密的思考,按理性要求作出自杀选择。不是由于偶然的刺激唤起的激情状态所致,而是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充分的判断和推理逐渐地萌发自杀的意向,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自杀行为。因此,此型自杀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较长。如孤独者、精神空虚、厌世者的自杀。
(3) 神经过敏型自杀:因在感受情绪活动和信息方面过于敏感而自杀。如听说地球要爆炸而服毒自杀。
[create_time]2023-03-17 15:04:20[/create_time]2023-04-01 14:45:3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考试资料网[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a1a6b96a94de8451994b608ca7e87353.jpeg[avatar]百度认证:赞题库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8[view_count]
自杀犯法吗
不违法。自杀不犯法。自杀本身并不犯法,但如果个人故意导致他人死亡是犯法的,但免于起诉;个人生前遗产用来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create_time]2022-06-02 13:21:45[/create_time]2022-06-16 12:48:42[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1[alue_good]周杨律师[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f25a3db97e40b36b7c425bf883ad56d7.jpeg[avatar]律师[slogan]山东科圣律师事务所职业律师[intro]4283[view_count]
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产生自杀的想法?
一般来说,除了我们患有长期精神官能症、情绪抑郁而失去生存动力或罹患重病以至于想放弃生命的人,还有许多因素可以导致我们产生自杀的想法。(1)遗传因素:假使我们父母中有人有过自杀想法,那子女会更容易产生自杀想法。如果我们家庭中有成员曾经自杀或者有过自杀行为,那么这个家庭成员比正常家庭自杀的几率要大2.5倍。有精神病史的家庭成员的自杀率也比没有精神病史的家庭大50%。(2)酗酒:过度酒精依赖会使人生活陷入困局,如离婚、失业、健康恶化,从而造成自尊心受损,加之酒精会引起冲动行为,降低正常的自控力,从而造成自杀行为的产生。(3)吸食毒品:吸食大麻、可卡因、脱氧麻黄碱、幻觉剂等毒品会引起自杀想法。初次吸食毒品会让人产生一种短暂的欢欣快乐的心理感受,但是长期吸食毒品,则让吸食者在没有毒品刺激时陷入极端的消沉情绪中,而这种情绪则是造成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4)过往自杀史:曾经有过自杀冲动或者进行过自杀行为的人,会在未来更容易产生自杀的想法。(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会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的正常运作,长此以往会导致抑郁症、精神低落,进而引起自杀想法。(6)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副作用也会引起我们自杀,如甲氟喹、帕罗西汀和就会引起患者的自杀冲动。药物副作用引起自杀行为在我们青少年中会更严重。(7)精神崩溃:如果让一位高中时的高材生承认自己在高手如云的大学中只是默默无闻的一份子,那多少有些残酷,因此,我们每年所听到的名校学生自杀事例就不奇怪了。当然,这也和本人的性格有关。(8)光照因素:明亮的阳光会影响我们的自杀行为,在夏天与春天光照强烈的季节自杀人数要远远多于冬天,北极圈的国家,夏季自杀人数占到总人数的80%以上。这是由于强烈的阳光会改变我们脑内血清素值,血清素的不平衡引起了自杀冲动。
[create_time]2020-01-02 22:57:29[/create_time]2020-01-17 22:47:1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漫阅科技[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9381f30e924b899d95cd2de60061d950b7bf6f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800,h_450,limit_1/quality,q_85[avatar]精品内容集合多媒体阅读方式于一体[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514[view_count]有自杀行为是为什么?
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个别学生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例如,调查的案例中,有位大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大学生活难以适应,成绩因此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无意义,便决定以自杀来寻求解脱。有个案例反映:自杀者借自杀作为对自己因做错了事而产生的悔恨、惩罚,作为自罪自责心理的补偿。如一位大学生在中学时,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自感对不起父母和乡亲,在强烈的自罪自责心理驱使下便采取了自杀行为。此外,有的把自杀作为报复手段,从而使有关的人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如一位大学生的父母离异,对他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给该生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在学习上、生活上几经挫折后,该生便万念俱灰,想到了以自杀来报复其父母。
第二阶段,心理矛盾冲突。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难以最终作出自杀决定。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预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作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此时,如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杀者很可能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企图。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但周围的人往往认为常喊着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会自杀,因而不太关注欲自杀者发出的信号,以致痛失救助良机。
第三阶段,自杀者平静阶段。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这样周围的人真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已经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好转的表现。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为生与死的选择而苦恼。因此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表现出各方面的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的身心处在青年期;另一方面,脑力劳动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方式,用脑的频繁性和复杂性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变化和发展。此外,他们的内心世界也相对较为复杂,他们的心理境界、需求、思想和价值观念等等,不同一般。这些特征使得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表现出与一般个体不同的规律性。因此,我们研究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应当从大学生自杀的心理机制入手。
大学生自杀行为频发给大学生自身也敲响了警钟。个体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大学生自身也应及时反省和清理自己的心理污垢,才能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首先,加强个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个体生命的价值所在是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加强修养,完善自我人格,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领悟和把握生活的真谛,不断形成对人生的正确看法。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个体才能以平和、理性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喜悦,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以开阔的胸襟、乐观的态度迎接人生的挑战,面对生活的磨难。
其次,学会自我控制,独立把握和悦纳自我。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作为成长中的大学生应强化主体意识,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事件,独立处理人生课题,主动地把握自我,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只有能够把握自我的人,才能实现自我同一性的最大化,才能在人生的重大课题面前,保持一份平静和淡然,才能避免成为心理发展道路上的迷途羔羊,而自由畅游于现实世界之中。
第三,建构适应个体发展的人际支持系统。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朋友。人是社会性动物,没有人际支持的个体在社会上将是孤独的。在现实中,每一个个体都应有意识地培养和建构自己的微观支持系统,包括父母等家庭成员支持是第一层面,学校老师、同学以及亲戚、朋友、同事等支持构成的人际环境。当出现负性生活事件时,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大学生应积极求助家庭,求助老师,求助同学,尤其要善于求助社会专业咨询机构,及时得到辅导和帮助。
看完以上内容,我们知道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自身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要一遇到挫折就逃避现实。
[create_time]2022-12-30 15:25:29[/create_time]2022-09-25 11:42:43[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忠厚的马铃薯[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2499497931,2166964728&fm=3012&app=3012&autime=1687982778&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3978个赞[slogan]钱真是个好东西[intro]242[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