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算盘的作者简介
拥有“日本企业之父”、“日本金融之王”、“日本近代经济的领路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近代实业界之父”等一项项桂冠。日本一本著名的财经杂志对100位最成功的企业家进行调查,其中一项是“谁是你最崇敬和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涩泽荣一名列第二。曾任明治政府财政大臣,直接参与了新政府的货币制度改革、废藩置县、发行公债等几乎所有重大政策的酝酿和制定。33岁时弃官从商,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并由此开始了自己极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生涯。业务遍及金融、铁道、海运、矿山、纺织、钢铁、造船、机电、保险、建筑等众多领域,一生创办了500多家企业。
[create_time]2016-05-27 18:05:54[/create_time]2016-06-10 00:49:0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赤果果丶240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392dd0d.3eMtq9N3lyJCe5uNyvkwXA.jpg?time=3627&tieba_portrait_time=3627[avatar]超过5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1[view_count]论语与算盘的介绍
《论语与算盘》是日本商业之父涩泽荣一商业智慧与处世哲学的集大成,流传百年,全球畅销千万册。日本历任日本首相必读,全球企业家阅读经典。涩泽荣一纪念财团理事、涩泽荣一玄孙亲自作序。1涩泽荣一,在这本书里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
[create_time]2016-05-27 18:05:53[/create_time]2016-06-10 00:49:0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子乔87NN72[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9ea2115.U3xE2ZnX_dE52eFyUsrQFg.jpg?time=3638&tieba_portrait_time=3638[avatar]TA获得超过22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view_count]论语与算盘的内容简介
《论语与算盘》出版于1916年涩泽荣一宣布退出实业界之际,书中,涩泽荣一主张将《论语》作为经商和立身处世的准绳。这是他多年以来在学校、各个慈善机构以及商会、协会所做演讲的精选合集,主题涉及青年立志方法,如何应对逆境,正确的工作态度,保持精神年轻之法,金钱观,对商业道德教育的关注,对慈善事业和履行社会义务的鼓励,对教育制度的思考甚至如何尽孝等,包含了他七十多年来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 日本商业之父涩泽荣一贯彻一生的理念,今天仍然能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二战后的日本在一片废墟上以惊人的速度恢复了国力,不少研究者认为,这与儒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延续是分不开的。日本“工业之父”涩泽荣一曾用《论语》作为培训企业管理者的教材;日本学者村山孚的《新编论语》在日本企业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松下电器商业学院通过学习《大学》、《论语》等儒家经典,确立了“商业之道在于道”的思想。在日本,“《论语》十算盘”已经成为一种著名的经营模式,其基本精神就是“义利合一”,即以公益为利,利即是义——承认谋利有其正当价值,但必须用道德对其进行规范指导,使其符合社会伦理。历史往往有相似之处,如今的中国,正处在涩泽荣一曾经历过的转型期,有些不法商人为了追逐利益,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甚至不择手段,连最基本的良知都丧失了!鉴于这种情况,提高商人的道德水平,培养经商者的道德素质,就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论语与算盘》中“义利合一”的原则正是儒家道德放之工商领域的行动指南,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原则。
[create_time]2016-05-27 18:05:54[/create_time]2016-06-10 00:49:0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兔子039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df05190.kav5pYYBVkccj9Rlebch3g.jpg?time=3622&tieba_portrait_time=3622[avatar]超过4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8[view_count]论语与算盘的图书书评
“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的经商思想是日本崛起的秘诀。——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 涩泽荣一是世界上第一位看清经营的本质只在于“责任”的人。” ——学者、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孔子的教诲对他们的影响至巨。——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 涩泽荣一把《论语》当做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号召日本人做“义利合一”的企业家。——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依田熹家有本书叫《(论语)与算盘》,在日本非常轰动。日本经济发达,是因为他们了读了这本书。 ——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
[create_time]2016-05-27 18:21:22[/create_time]2016-06-10 01:00:0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仙剑李逍遥28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8203b70.ZOooUd6UX1JTBLUSZerFsg.jpg?time=3633&tieba_portrait_time=3633[avatar]TA获得超过11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0[view_count]《论语与算盘》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论语与算盘》(涩泽荣一)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MF1CzgX9lYIhlzXCzqIKQ 提取码:utpl 书名:论语与算盘作者:涩泽荣一译者:李建忠豆瓣评分:7.6出版社:武汉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8页数:240内容简介:《论语》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儒家文化的根基;“算盘”意指商人的经营管理,追求赚钱之术、获取财富之道。涩泽荣一先生用一生作为实践,从道德修养与物质财富的关系出发,解读人心社会与商业经营的和谐之道,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本书是涩泽荣一先生以“义利合一”的实用儒学来阐释《论语》的演讲汇集而成,代表了一位儒商几十年人生经验的总结。从处世与信条、立志与学问、常识与习惯、仁义与富贵、理想与迷信、人格与修养、算盘与权利、实业与士道、教育与情谊、成败与命运等十个方面阐述儒家道德与商业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树立“儒商”的典范。
[create_time]2021-12-30 23:34:05[/create_time]2022-01-13 05:31:4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桑榆非晚坤坤坤[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ac99625.gh1c04FNvvVHnpH1vluJsA.jpg?time=21&tieba_portrait_time=21[avatar]TA获得超过1109个赞[slogan]随性自在~[intro]301[view_count]算盘的传说读后感四百字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的意思就说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的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这就称之为读后感
读后感的格式:
第一段把书里面的一些主要的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些什么,想表达些什么。
第二段选择一个其中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些地方,把它表达出来,切记是要用记得语言最好不要摘抄。比如说我觉得那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有隐含的意思,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三段联系实际的生活,把书里的和生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下真情的实感,生活中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学到了些什么。
做到以上3点,那么这篇读后感基本就出来了
当然不一定就三段
中间可以自己分,详略得当就好
但是结构层次一定要鲜明,读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事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create_time]2016-08-27 19:43:02[/create_time]2016-09-11 19:39: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honglida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071f08.9dqtJdle14E8AU5r5hHt-w.jpg?time=5987&tieba_portrait_time=5987[avatar]TA获得超过611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33[view_count]
涩泽荣一的人物评价
他一生业绩非凡,参与创办的企业组织超过500家,包括东京证券交易所。这些企业遍布银行、保险、矿山、铁路、机械、印刷、纺织、酿酒、化工等日本当时最重要的产业部门,其中许多至今仍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更重要的是,他热衷于西方经济制度的引进和企业形态的创新,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近代银行和股份制企业(第一国立银行),率先发起和创立近代经济团体组织。在实业思想上,他把来自中国的儒家精神与效仿欧美的经济伦理合为一体,奠定了日本经营思想的基础。
[create_time]2016-05-18 02:13:20[/create_time]2016-06-01 16:52:1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静2982[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36a5a05.C2VOWjTc3R31by5qISCiZA.jpg?time=3681&tieba_portrait_time=3681[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50[view_count]涩泽荣一的介绍
涩泽荣一(日文名:渋沢栄一;日文假名写作:しぶざわえいいち0,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的大实业家。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出身琦玉县的豪农家庭。早年曾参加尊王攘夷活动,由于精明能干,被德川庆喜重用,1867年随庆喜之弟访问欧洲,回国时幕府已经倒台,1868年创立日本第一家银行和贸易公司,1869年到大藏省任职,积极参与货币和税收改革,1873年因政见不合辞职,任日本第一国立银行总裁。10年后创办大阪纺织公司,确立他在日本实业界的霸主地位,此后,他的资本渗入铁路、轮船、渔业、印刷、钢铁、煤气、电气、炼油和采矿等重要经济部门,1916年退休后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直到91岁去世。
[create_time]2016-05-18 02:17:05[/create_time]2016-06-01 16:55:5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令孟阳Vq[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2c15f95.xOakGrGZZWfVhiFzTnzZdQ.jpg?time=3671&tieba_portrait_time=3671[avatar]TA获得超过12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59[view_count]日本经济之父 独奉孔子为师(一)
在现代中国人的心中,认为孔孟之道,是落后的老古董,殊不知,日本近代资本经济的根基,文化理念,价值观,都是通过涩泽荣一(1840年生, 1931年没。被誉为日本资本经济之父,商界之父,企业界之父)终身追随孔子的教导而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孔子《论语》的智慧,被日本资本家钜贾活学活用,成为了指导日本资本经济、领导各界商才的导师。
涩泽荣一,一生熟读儒家经典,最后以孔子的《论语》为宗师,投入商界40年,以建立银行开始,导入资本经济模式,毕生实践《论语》的教导创建了500多家企业,奠定今天日本经济的模式和根基。毕生心得融进他的著述《论语与算盘》。
写读书笔记的目的
今天读他的《论语与算盘》(也就是论述义和利完美结合的书)感慨很深,使我想起历史上唯一一个,独奉《论语》二十篇就成为宋代一代著名宰相的赵普。为何一本《论语》,就能使他们拥有治国和经营之才,秘诀何在呢?
赵普很遗憾没有留下如何运用《论语》的专门的著述,如果有,应该叫做《论语与治国》。而涩泽荣一,日本儒者,为了解答后世的疑问,揭开孔子被后世学者蒙蔽误解的智慧的真谛,他以儒者的灵魂和头脑亲自从商,驾驭商才,以40年的事业生涯和巨大的成功,亲自证实了孔子的伟大。为我们留下宝贵而现实的见证。
所以,今天拿出他的《论语与算盘》,并写下点滴随读感悟,跟着一代儒商的思路,与大家共用祖先的智慧,领悟真正的温故知新,期待大家都能活用祖先的智慧,解开现代人生和教育的各种难题。此为读书随感的目的。旨在抛砖引玉,复兴传统,智慧地应对人生。
孔子的金钱与富贵观 被严重曲解
《论语与算盘》是涩泽荣一晚年为培养后代企业家的演讲稿。被视为日本近现代商界的经营哲学基本论,直到今天,都无人可代替他的地位。他一边讲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一边破解人们对孔子的曲解之处,道出孔子的本意。我们首先看第四章里,有一节论述孔子富贵观的内容。
涩泽荣一说,孔子被历代儒者误解最严重的就是关于富贵和财富的认识。这些儒者自以为是,毫无根据地断定,“富贵之人没有仁义王道之心,所以要想成为仁者和君子,就不能有富贵的念头”。他们把这样的偏激的认识归于孔子。“其实翻遍《论语》的全部二十篇,也找不到任何类似的句子,反而看到一些孔子关于经商的间接论述。”“如果我断言说,为了获得财富,孔子甚至愿意成为地位低贱的马车夫,恐怕世上的道学者们(空谈理论、并不是用孔子的教导修正自己言行的小儒)会惊得目瞪口呆。但事实如此,这是孔子亲口所言。”
不要说道学者,就是我们这些没读过私塾的,没受过传统儒学教育的现代人,听了以上涩泽荣一的话,都会很震惊,这是真的吗?看来要读原著才行。涩泽荣一给出了真实的证据。他写道:《论语》中有这样的话,“富而可求之,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意思很明白,就是说,富贵可以求得,即使是成为赶车的车夫,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可求,那就从事自己喜欢的。这句话,本没有轻视富贵的意思,但是儒学研究家们,都将他理解成孔子鄙视富贵,这是极大的误解。
书中还举例《论语‧里仁》篇记载的句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涩泽荣一认为,这句话,孔子并非轻视富贵,而是让人走正道来获得富贵,让人“以其道”得之,以正道经营的意思。下句,是说,如果不能以正道获得财富,那就安贫乐道。
我个人理解,“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可以理解成:不以正道得到财富,贫贱就无法摆脱。不去也,就是不能去掉贫困的意思。所以,根本不是鄙视富贵,否则,孔子让弟子学成为官,参与国政,不正是为了管理国家,治理国家,经营好百姓的生活,如果百姓都很穷,怎么叫好官呢,怎么能太平呢?这不是很矛盾吗?孔子绝对不会对富贵和金钱本身有排斥和贬低之意, 而是让人正用财富,以正道取得。也就是经商要符合道义。看孔子的原话,也根本没有鄙视富贵和金钱的意思。涩泽荣一正是读原文获得的真知。
读书随感:莫忘孔子教育的初衷
中国儒家经典,浩瀚如海,然而,人们忘记了孔子教导做学问的本来目的和意义是学以致用,这原本就是国学(儒家学问)的本意。孔子兴办教育的初衷,是要培养君子,用以驾驭各种治国之才,帮助管理国家,经营事业,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富足的生活,改变春秋战国时因人心不古、道德下滑而造成的纷乱社会,让百姓远离战争之苦。
这些思想都涵盖在《论语》中,《论语》被视作国学经典之首,也就是后世认为的四书五经之首。然而后世学者,却忘记了孔子创办教育的初衷,把研究各种典籍,熟记各种学问为荣。好像记住了多少典籍,就是有学问了,殊不知,孔子让人读书,读古代各种经书典籍,为的是做人,成为有仁义的君子。先以高尚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己的言行,然后驾驭各种才能和技能,或入朝为官,或经营商业。孔子的教导,是为了弟子们修正自己,而非显示自己懂得多少经书,然后死读书,死抠字眼,并仅仅以自己书本上学到的纸上谈兵的见识来给孔子的《论语》进行各种所谓的研究和限制人的狭隘注释,然后形成各种学派。人们盲目跟从和崇拜这些各种学派下的定义,误导了后世的学者。
真正的读书,应该自己读原文,各种注解,因为古语难懂,可以作为参考,却不可下定义。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学派,不管多么着名,都不可盲目跟随。偏听偏信。孔子说:君子不器。就是不要形成固定而狭隘的见识,限制自己和别人,可偏偏人们都给忘记了。
都能学习涩泽荣一的学习态度,必然能自己领悟到很多东西,活学古人的智慧。
标签: 涩泽荣一, 孔子, 论语, 论语与算盘
[create_time]2022-06-25 18:10:07[/create_time]2022-07-08 02:29:1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承吉凌858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cd1689c.Mb2-siMYrNhlZUPGLNbjbQ.jpg?time=2496&tieba_portrait_time=2496[avatar]TA获得超过883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view_count]
日本经济之父 独奉孔子为师(二)
“我认为,养成士魂(武士道之魂)的根底,终究在于(孔子的)《论语》,而商才,也可以通过《论语》来充分地培养。……如果熟读《论语》,仔细品味其中的内涵,就会领悟到许多人生的智慧,所以,我毕生都遵从孔子的教诲,把《论语》当作处世的金科玉律,从未离开过案头。 ”——日本资本经济之父“涩泽荣一”
士魂商才:日本资本经济的灵魂
很多人尽管不了解日本近现代的资本经济是如何具体形成的,如何发展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在这里讲解这段历史。)但是,日本企业普遍讲究道德伦理,做生意讲诚信,讲信誉,产品拥有很高的品质却是众所周知,虽然不能说全部人都能做到,但毕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他们的东西让人安心,因此获得世界的赞誉,很多华人不是在旅游期间尽全力地购买日本的商品吗?不管我们对日本民族了解多少,也不管我们心中是否真的从内心情感上对日本人完全认同,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商品的品质无可挑剔,这是个无法辩驳的事实。
那么既然中国人认为文如其人,文章如此,那么经商会有例外吗?应该不会有例外。一个道德很堕落很奸诈的人,会生产出好东西来吗?必然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那么整个社会,如果只有几个人这样做,会出现这样普遍的商业社会现象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只有整个社会的商人都普遍认可正统的道德,才能做到这一点。
实际上日本的商界,不仅遵从道德从商,讲究信誉和品质,他们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富裕后都自觉地回报社会,认为为社会做贡献,才是商人最大的价值和荣耀。这些思想几乎是所有商界人士,所有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他们只要有能力,都会无偿提供大笔资金用于教育、医疗、福利等公共事业,并且是发自内心的。
那么是否自古以来,日本的商人就是这个样子呢?并非如此,实际上,在明治以前,也就是涩泽荣一运用孔子的教导来经营工商界之前,日本的商人大多关注的只是如何盈利为目的,这些说法在《论语与算盘》里,也时常提到,这些思想认识,都出自他的亲口论述。因为日本近代的资本经济形式,就是他在明治初年导入日本,亲手建立起来的。根据他的说法,日本农民和工商业者,在明治维新之前,地位很低,而商人更是如此,由于他们没能接受武士才能接受的儒家四书五经的正统的教育,商人当时仅仅停留在能写会算,或者一点点儒家初级的启蒙教导,因此,武士阶层受到的经国济世的思想就从来没有被商人接触过,因此不懂得经商也要有高尚的道德。他说为此,他立志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商人的地位,只有道德提高,才能拥有大的商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既然都是人,从事什么行业都不分贵贱,只要从商能遵循《论语》的教导,以仁义的原则经营,一样可以变得高贵。
他说,他一定要让世人看到,《论语》同样可以领导资本经济。这就是当年这位开创了日本资本经济的先驱者所定下的志向,后来他真的实现了他的理想,把“士魂商才”变成了日本商界的经营思想之根,把儒生“达则兼济天下”的为国为民谋福利的理想和价值观植入商界,成为日本工商界的共同理想和人生荣耀。所以今天的日本商界和企业,才如此热衷于社会贡献,这是儒生济世救民思想在商界的体现。因此日本的资本经济,其实质是儒商思想,是儒商商道在近现代日本的实践。
一句话,日本的资本经济,其表面形式是西方的,而其灵魂却是东方的儒家思想。来自孔子的教导。
涩泽荣一关于“士魂商才”的论述
本文开端的那段话,就是涩泽荣一在《论语与算盘》第一章开篇就记述的原话。他说:“日本必须学习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学问,培养自己国家的精神文明……中国古代的文化学术博大精深,著作浩瀚如海,但核心却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 此外,还有《尚书》、《诗经》、《周礼》等书籍(指四书五经中五经的书籍))……相传也是由孔子编定的,因此,孔子成了汉学的核心,提到汉学,就离不开孔子的学问。 ”
他说,《论语》被供奉在日本皇家宗庙“伊势神宫”,这本书,是平安时代(中国正值唐朝)著名的儒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菅原道真”曾经抄录过的原本。他认为,菅原道真必定很喜爱《论语》,深受《论语》的影响,所以有过“和魂汉才”的提法,他因此受到启发,提出“士魂商才”。
关于这段论述,我们整个摘录如下:
“我们为人处世,必须具有武士的精神(士魂就是武士道的精神),然而,仅有士魂而没有商才,经济上无法自立,就容易招致灭亡(意思你光有高尚的道德,没有经商的业务上的具体知识和才能,你从小了说,不能经营自己家族的产业,从大了说 ,无法领导国家经济走向富裕,无法让百姓富足。国家贫弱,只能招致覆灭。那你就只能独善其身了,无法实现真正的儒生兼济天下的理想)因此,士魂是离不开商才的。关于士魂的养成,大家可以借鉴不同的书,我认为,养成士魂(武士道之魂)的根底,终究在于孔子的《论语》(可见所谓武士道,不过是儒家学问在日本的继承方式。由于武士才有资格受系统儒学教育,所以武士阶层继承了儒家学问,按照他们的理解形成了武士道。)而商才,也可以通过《论语》来充分地培养。或许有人认为,讲述道德的书籍与商才好像没有关系,但是所谓的商才,原本也是以道德为根基的,如果商人违背道德,欺骗、浮华、轻佻,赚取不义之财,那只是玩弄小聪明,绝对不是真正的商才。因此,我认为,商才与道德是不可分割的,应该靠论述道德的《论语》来培养。此外,虽为人处世相当艰难,但如果熟读《论语》,仔细品味其中的内涵,就会领悟到许多人生的智慧,所以,我毕生都遵从孔子的教诲,把《论语》当作处世的金科玉律,从未离开过案头。”
可见,武士道不过是儒家做人的思想被日本的武士阶层继承和吸收,成为文武兼具的日本实际管理国家的知识分子——日本式的士大夫。如今日本的中学课本,就明确写着,在最后一个幕府时代的江户时期,武士们一提起做学问,必定是孔子的《论语》,而涩泽荣一自己就在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从小习武。所以非常清楚日本武士道的思想根底来自孔子的《论语》。但是日本真正懂得运用《论语》来指导资本经济,驾驭商才和培养商才的,他却是第一人。
标签: 涩泽荣一, 论语与算盘, 论语
[create_time]2022-06-29 16:49:48[/create_time]2022-07-10 04:51:2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成大文化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f9927e0.DNwLxPeDj1Jjpw4k5dcFUg.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view_count]
为什么说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学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原因有三。 第一,儒家思想迎合了统治的需要。儒家学说宣扬社会秩序、尊卑有序,要求人们恪守礼制。这些正好迎合了统治者维护社会稳定的需求,让儒家学说登上正统思想的地位,成为官方文学。 第二,儒家思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儒家的思想内核“仁”、“礼”与中国古代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契合,具有很强的亲民性,易于被人民大众接受,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三,儒家思想自身的不断完善。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受到其他思想的冲击,但是它能够把各家思想的内涵融合进自己的思想中,使其更好地适应所处的时代,如宋代的“三教合归儒”。
[create_time]2022-12-17 19:52:11[/create_time]2022-12-31 00:14:1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游杰派[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88aafb517fae7ce256e9eb1ef7ecb3f8.jpeg[avatar]小杰回归,给大家带来更精彩的游戏视频![slogan]小杰回归,给大家带来更精彩的游戏视频![intro]1358[view_count]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九大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儒家思想核心,就个体而言,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涵盖“中”)、正义(涵盖“正”),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1、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2、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3、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5、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此外还有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6、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7、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8、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扩展资料:儒家思想简要介绍: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 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2、儒学领导力对于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中国现有的一切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代很多外国思想家正在反思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走向,并感觉到了其中的潜在危机。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中庸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重要性必将日益显现出来,这一点已经有所表现。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领导哲学从阐释世界与人生最本源的规律出发,得到了对领导理论最精辟的阐述和分析,并且对领导的内涵做出了最为本质和精准的界定。“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明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当代发展儒学思想主要用于企业的管理,应用儒学思想延伸出的领导力智慧是当代企业领导者的必修课,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了当代管理者核心理念。3、文化影响(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儒家思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儒家思想核心
[create_time]2021-01-17 21:48:06[/create_time]2021-02-01 20:57:2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Julie林凡[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d6b12f9.OLTvBm_EPu4-G5dxiHnWDQ.jpg?time=5495&tieba_portrait_time=5495[avatar]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slogan]他人即地狱[intro]4709[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