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问题有哪些?
1、大气污染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用薄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的: 1、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使用肥皂。减少洗洁剂中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3、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多使用耐用品,减少白色污染,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循环再生。 5、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植树造林,爱护每一寸花草树木。扩展资料: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以dao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二、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人体中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如果人体损失10%以上的水分,就会导致死亡。 三、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 四、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将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以鸟类为例、90%的鸟类以昆虫为食,许多益鸟是庄稼、树木的卫士,是害虫的天敌。100条树虫十几天便可以吃光一棵大松树的树叶、而一对大山雀一天可以吃400多条虫子。如果没有这些益鸟、害虫就会泛滥成灾。 五、在地球上、人类植物和动物,实际上是一个互相依赖的“生物圈”、“朋友圈”、谁也离不开谁。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为生态平衡的缘故。地球给我们人类乃至所有生命的形式、提供了一个生命支持系统--空气、水、适当的光和热、以及能源等等。
[create_time]2022-09-17 11:14:05[/create_time]2022-09-29 06:38: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小耳朵爱聊车[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3449036648,3772589304&fm=3012&app=3012&autime=1689235946&size=b200,200[avatar]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slogan].[intro]1722[view_count]如何看待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目前的环境问题
资源和环境是不可分的,资源的实质就是环境,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环境。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我国高速经济增长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近20年来,我国在总体上承袭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事实证明,此种模式只能带来更严重的污染。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现状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水体污染现状 (1)、地表水体严重污染
根据国家环保局2011年的统计调查的139座主要水库中,水污染极为严重的劣V类水质水库有8座。四大海区沿岸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日趋明显。重点河口、海湾、港口、大中城市附近海域污染较为严重。
(2)、地下水体严重污染
据环境保护部门对我国118个城市地下水监测资料的评价,污染较重的城市有76个,占64%,污染较轻的城市39个,占33%,基本未受污染的城市只有3个,不足3%。
(3) 、降水酸化正成为新的污染源
调查表明,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导致酸雨的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呈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水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约因素,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2、大气污染现状
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大城市的空气状况进行监测,发现污染最严重、最密集的大城市有3个;污染程度较重的城市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20世纪50一60年代严重污染时期的水平,1998年大气污染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污染类型可分为煤烟型、汽车尾气型、煤烟+汽车尾气型和复合型。
3、噪声污染现状
“目前噪声的主要来源是交通产生的噪声(54%),其次是施工产生的噪声(16.9%)和生活中的噪声(15.9%)。另外商业经营产生的噪声(12.7%)也有一层以上的提及率。”在部分城市的比较中,北京的噪声污染情况最为严重,24%的居民认为噪声很大,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噪声指数(2.81)高于其它城市。噪声污染最小的城市是厦门,其污染指数只有2.17。
4、固体废弃物现状
主要原因:①环境因素。全社会对固体废物的处置与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还没有形成人人自觉保护环境;②技术因素。我国目前综合利用的科技水平、加工设备、生产工艺等都比较落后,因投入少,科技开发能力弱,制约著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产业的发展;③政策因素。国家制定的关于固体废物的法律仅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且没有相关的实施细则和法律解释,缺乏实际操作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公民环境意识的加强,制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及管理措施从以下几点(1)污染控制正逐渐从末端治理转变为清洁生产。(2)以“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收益”来代替“谁污染,谁治理”的治理方针。(3)废物的再生利用也将成为环境管理的重点,从而使环境保护不再只是消极地增加成本,而是从积极角度出发,将其视为产生效益的行业。
如何看待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我国环境染污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由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导致的。将产生的垃圾填埋、焚烧,可以从技术上解决,但是根本上还是要减量。怎么减量?这就要求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要转变。要通过社会干预减少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社会学通常把现代社会叫做“风险社会”或者“高风险社会”,这个高风险来自哪儿呢?东莞环保介绍近代工业革命之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提升,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认为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改造社会、改造自然、规避风险。现在,恰恰是人们这种自以为是的举动造成了很大的风险。东莞环保专家提醒我们要使用科学技术,但不能盲目崇拜它。 环境问题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社会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变革来促进环境问题的更好解决。那么我们应当从哪里入手呢? 环境问题总是与一个特定社会的结构、特定社会的过程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密切相关。社会结构跟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一个方面,就是说如果我们发展的成果没有实现全体成员共享,那么就很难产生环境保护的共识。
*** 推动环境保护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征税,可以筹集资源、收集信息等,但是 *** 很难做到很细致、很个性化的处理。对市场来讲,这种力量本身是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虽然可以用市场机制提供一种 *** ,引导人们行为的改变,特别是引导企业行为的改变,但是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它对环境破坏的因素更大。所以在 *** 和市场之外,其实可以有一种平衡,就是公众参与形成的民间力量。有组织的、理性化的公众参与,是对 *** 和市场作用的重要补充和促进。
从源头上防治污染,除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之外,还需要在健全环境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上下功夫。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执法体系,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必须构建覆盖环保工作各个方面的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法规标准体系,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的执法监管,加强城市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执法监管,持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必须通过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以完善 保护环境的各项法律法规为重点,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污染者的处罚力度,决不允许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
你怎样看待中国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城市尘污染。据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个城市的监测资料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浓度分别在200~550μg/m3范围内,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标准60~90μg/m3约3~9倍,这5个城市全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北京是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首都之一。 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危害十分严重。除西南、华南酸雨区之外,近年来又逐渐形成了以长沙、南昌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以厦门、上海为代表的华东沿海酸雨区和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酸雨区。 (2)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一些村庄2/3的人肝肿大。除淮河之外,松辽水系、海河水系、珠江水系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据15个省市对29条江河不完全统计,2800公里河段渔类基本绝迹,有渔业价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平均每年发生大面积污染死鱼事故约1000起,直接经济损失4亿元。同时由于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内湾渔场荒废。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3)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亟待解决 全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级基本在70~76分贝之间,据42个城市监测,92.8%的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声级超过70分贝的限值;多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也呈恶化趋势。全国2/3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堆存量以平均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1992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6.2亿吨,堆存量达到59.2亿吨,占地5.5万公顷。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1992年达到8262万吨,造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固体废物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扬尘污染大气,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堆存物污染农田,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并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目前全国遭受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的耕地已达1000万公顷,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 4.2 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急速蔓延的大趋势。据调查,乡镇企业现有1800万家, 1992年其废水排放量为36.6亿吨,全国2/3的河流受乡镇企业污染,污染土地2000多万亩。 近十年来,我国使用农药防治虫害效果显著,每年使用农药面积为23亿亩次,每年化肥施用量达2930万吨(折纯),但农药、化肥有效施用率仅为30%(仅为国外先进农业区的1/2),其余都挥发到大气中或随水流入土壤和江河湖泊,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农用塑料的大规模使用,对土壤物理性状有极大的影响,全国平均每亩农田残留地膜5公斤左右,地膜残留率为20%~30%,对土壤破坏很大。农村环境问题如不及早重视和防范,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生态破坏是涉及长远的根本性的问题,农村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需经过几代人才能......>>
如何看待当前的城市环境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膨胀,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水资源污染与短缺、噪音污染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本文将浅析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治理对策。
2城市环境现状
2.1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与生活当中,而煤炭在转化成热能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污染物极多,造成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大量污染物未被处理就被释放到空气中,使大气PM2.5严重超标。再加上近年来 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高排放汽车的大批投入使用,给大气增添了不小的负担。
2.2水资源的污染与短缺并存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与日俱增,然而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是非常惊人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污水和废水,许多都是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到江河湖海中去,这就直接污染了江河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人们的节水意识尚未形成,我国大约1/3的城市常年处于缺水状态。
2.3绿地覆盖率减少
城市寸土寸金,为提高居住率,高楼大厦如同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而绿地面积则在日益减小。越来越多的绿地被开发利用成工厂、高楼、广场等,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已经成为尖锐的环境问题。
2.4噪声污染普遍存在。
建筑施工噪音、工厂机器噪音、汽笛噪音等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了我国4大污染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在我国,超过60%的人正遭受着噪音的骚扰。长期处于噪音之中的人们,极易引发耳鸣、耳聋等多种疾病,还容易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
3改善城市环境现状的对策及方案
3.1全民普及环保观念。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经济的发展速度来评判社会的进步程度,忽视了因不合理的经济开发而导致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环保意识能使公民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对周围与环境保护相悖的现象进行批评与指正。有关部门可以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让环保意识深入更多城市居民的心中,让他们明白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形成经济的快速、循环可持续发展。只有全面地、有深度地普及环保理念,才能使环保意识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城市居民心中,使他们能自主地为环境保护付出努力,甚至在自己的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能从长远考虑,暂时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城市居民才能主动地去评价与环境相关的人和事,在正确环保意识的引导下,明辨是非,然后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更符合环保理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普及环保理念的途径也很多,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载体将正确的环保思想传递给居民;也可以通过社区主题活动让居民直接参与进去,将环保理念深入贯彻到居民心中。
3.2以环保理念为指导重新规划城市发展目标
以往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人口的发展战略,对环境造成的超额负担已经日益突显,所以新的城市规划方案急待出台。城市是人口聚居的重地,特别是工业城市,有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污染物都得不到及时的无毒无害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空气和河流中,造成了空气、水源和土地的高度污染。对此类工业大城市,应该转变其产业结构,将高污染的厂矿迁出大城市,并对其高污染进行根治,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的转型。
由于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综合环境因素和经济发展需求,可以按层次、类别各有特点地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确保城市建设和环境的和谐长远发展,将城市进步、经济发展、环境和谐三者完美统一......>>
怎样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多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下降,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得到加强,核与辐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明显提高,我国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石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工作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目前一些地方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偏低。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监管能力薄弱,国家环境监测、信息、科技、宣教和综合评估能力不足,部分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
(四)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
(五)指导思想。以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六)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互惠共赢。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
[create_time]2022-11-21 11:41:02[/create_time]2022-12-04 04:25:3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抛下思念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01e7b31.B8-z7foXAMa6D2EFeonlZg.jpg?time=4580&tieba_portrait_time=4580[avatar]TA获得超过888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26[view_count]
环境问题有哪些
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create_time]2022-03-08 04:52:38[/create_time]2022-02-16 08:55:2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3[alue_good]居家能手小晴[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357530568,3421586513&fm=3012&app=3012&autime=1689342854&size=b200,200[avatar]世界很大,慢慢探索[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828[view_count]
环境污染问题有哪些?
1、各类生活污水、工业农业废水导致的水体污染。
2、工业烟尘废气、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导致的大气污染。
3、各类噪声污染。
4、各类残渣、重金属以及废弃物产生的污染。
5、过度放牧以及滥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6、过度开采各类地下资源导致的地层塌陷与土壤结构破坏等。
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create_time]2022-07-17 23:24:19[/create_time]2022-07-29 09:06:3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高兴的就是快乐的[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2356509842,1390337489&fm=3012&app=3012&autime=1687865060&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210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93[view_count]
环境问题有哪些?
01 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有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create_time]2022-06-14 12:24:46[/create_time]2022-06-16 19:40:1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6[alue_good]大董生活百科[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2b16182.DbC1toWVOczR6e51vZvIfw.jpg?time=12702&tieba_portrait_time=12702[avatar]TA获得超过417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78[view_count]
环境污染的现象有哪些?
环境污染有哪些现象
一、大气污染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二、酸雨
自由大气里由于存在0.1~10μm范围的凝结核而造成了水蒸汽的凝结,然后通过碰并和聚结等过程进一步生长从而形成云滴和雨滴。在云内,云滴相互碰并或与气溶胶粒子碰并,同时吸收大气中气体污染物,在云滴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叫做污染物的云内清除或雨除。在雨滴下降过程中,雨滴冲刷着所经过空气中的气体和气溶胶,雨滴内部也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叫污染物的云下清除或冲刷。这些过程也就是降水对大气中气态物质的颗粒物质的清除过程,酸化就是在这些过程中形成的。
三、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
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
四、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create_time]2021-09-14 20:03:18[/create_time]2021-09-29 20:01:51[finished_time]11[reply_count]8[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367[view_count]
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1、海洋污染:由于对环境的破坏,再加上人类生产活动中将一些生活废水排入海洋,从而使得海洋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2、城市环境:如果不能够对城市生活中的一些垃圾以及其他物体进行合理安排,可能会城市的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3、提升大气的温度:由于工业生产中,将大量的废热排放到空中,从而会对使得城市的温度比郊区的温度高;4、人体健康:人主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如果空气中的污染物增多的话,人在呼吸的时候就会把这些污染物也吸入身体当中去,因此会对健康产生比较大的影响;5、植物影响:当污染物的浓度增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的表面产生伤斑,或者使得植物的叶子脱落。当污染物的浓度不太高时,就会使植物的叶片褪色,从而影响植物的品质;6、动物影响:环境污染对动物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当水源受到污染的时候,动物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7、气候影响:环境污染可能会对使得大气中的物质增多,从而使得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危害,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8、增加降水量:环境污染中,会产生许多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能够凝聚水汽,从而增加大气的降水量;9、噪音污染:其实环境污染的范围比较广泛,里面就包括噪音污染,这些噪音会影响人的正常休息。
[create_time]2022-09-01 18:04:56[/create_time]2022-09-14 08:08:0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7[alue_good]甄婧颖律师[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f6fd82a19469f329112e6874f0fcd6c5.jpeg[avatar]律师,甄婧颖[slogan]普及专业的法律知识![intro]7952[view_count]环境问题的分类有哪些?
环境问题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3、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和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引起的环境问题。工业发展产生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引起的污染;第二,植被的迅速减少引起的环境问题。为了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度地开垦,使土地退化异常严重。第三,城市发展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一系列的由于城市发展环境问题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诸多不便。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人口激增,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产生和计划环境问题的根源,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控制人口,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境意识,强化环境管理,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进步。首先控制人口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教育提高其环境意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特别是加强环境管理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实力,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并且长期努力,还要必须借助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解决方法:第一,转变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传统的生产模式“资源——产品——废物”转变为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传统的生产模式经济发展越快,付出的环境代价也越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产生的废物还占据耕地,影响土质,降低农产品产出。循环经济克服了这一缺点。将废物转变为“再生资源”,提高生产和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产出和产生最小的环境污染,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第二,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和运行效率。通过发展新科技,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即要求我国工业化要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 ”,可循环的发展机制。通过发展科技作为支撑,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的科技体系。第三,在节约的基础上,修复自然环境。发展节约型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要从本质上根除环境问题就必须在节约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在恢复植被过程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达到恢复环境的目的。其中主要包括恢复森林、湿地、农田生态系统。森林、湿地对于缓解洪灾,防止干旱,涵养水源等发挥重要作用。
[create_time]2022-06-30 20:34:16[/create_time]2022-07-15 20:34:1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秋波查理斯[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d7df7266d5d62c5b6074ea6394537c83.jpeg[avatar]感谢生活,有剥削也有馈赠。[slogan]感谢生活,有剥削也有馈赠。[intro]1561[view_count]
环境问题分为哪几类?
环境问题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3、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和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引起的环境问题。工业发展产生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引起的污染;第二,植被的迅速减少引起的环境问题。为了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度地开垦,使土地退化异常严重。第三,城市发展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一系列的由于城市发展环境问题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诸多不便。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人口激增,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产生和计划环境问题的根源,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控制人口,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境意识,强化环境管理,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进步。首先控制人口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教育提高其环境意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特别是加强环境管理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实力,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并且长期努力,还要必须借助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解决方法:第一,转变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传统的生产模式“资源——产品——废物”转变为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传统的生产模式经济发展越快,付出的环境代价也越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产生的废物还占据耕地,影响土质,降低农产品产出。循环经济克服了这一缺点。将废物转变为“再生资源”,提高生产和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产出和产生最小的环境污染,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第二,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和运行效率。通过发展新科技,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即要求我国工业化要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 ”,可循环的发展机制。通过发展科技作为支撑,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的科技体系。第三,在节约的基础上,修复自然环境。发展节约型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要从本质上根除环境问题就必须在节约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在恢复植被过程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达到恢复环境的目的。其中主要包括恢复森林、湿地、农田生态系统。森林、湿地对于缓解洪灾,防止干旱,涵养水源等发挥重要作用。
[create_time]2022-08-05 14:01:24[/create_time]2022-07-24 00:53:5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秋波查理斯[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d7df7266d5d62c5b6074ea6394537c83.jpeg[avatar]感谢生活,有剥削也有馈赠。[slogan]感谢生活,有剥削也有馈赠。[intro]889[view_count]
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1、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形式有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类型,其中最为严重的影响就是臭氧层被破坏。2、首先会对人类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得免疫机制减退;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可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传染疾病;导致白内障眼疾和皮肤癌发病率上升。3、其次,减慢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减低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甚至会造成绝收;50%以上的陆生植物,如土豆、瓜类、番茄、甜菜等,产量会急剧下降;森林草地衰退,危及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4、还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使浮游生物受到危害,导致海洋食物链中基础食物数量减少,使生活在浅水里的鱼类和贝类很难生存,减少海洋生物数量,大量鱼类死亡,同时可能导致生物物种变异。5、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从而导致南北极冰雪部分融化;加上海水本身热膨胀,就会使世界海平面上升25~100厘米,一些地势低洼的沿海城市将葬入海底。6、而且还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结果又带来光化学大气污染。
[create_time]2022-07-17 03:46:33[/create_time]2022-07-15 12:35:0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阿鑫聊生活[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4792276549bb25b14659540b2ea4e557.jpeg[avatar]生活知识分享小达人,专注于讲解生活知识。[slogan]生活知识分享小达人,专注于讲解生活知识。[intro]1491[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