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3次地震为汶川地震余震,为啥北川网友丝毫不慌?
有三点原因:一、地震本来级别就不是很大;二、北川人们已经习惯了;三、专家做出声明不会出现大地震。01、地震本来就不是很大。10月23日凌晨1点12时,北川发生了一次地震为3.0级,1点41分时又来了一次地震为2.8级,2点24分再一次发生了地震为3.0级,这事很快就上了热搜。有些北川网友或者四川网友在网上表示一点都不慌,这第一点原因就是地震级别本来就不是很大,从上面数据来看地震级别只是2.8级与3.0级,这样的级别对于人们生活根本造成不了很大的影响。02、北川人们已经习惯了。在这三次地震之前没多久,北川县就发生了两次地震,而且都要比这三次要强烈点。10月21日发生了4.6级地震,10月22日发生了4.8级地震。对于北川县人们来说,像这三次都没有超过3.0级的小地震,他们都已经习惯了,估计也就是当时有点慌张,时候跟没事人一样了。而且北川县地理位置有一些特殊,在四川内,四川近些年小地震虽然不是常见,但是也不是属于稀罕事,人们对于地震的恐惧也没有那么深。03、专家的声明。这事很快专家都做出了声明,称这三次地震其实与北川县前两次地震一样是属于汶川地震余震,并不会产生大地震,专家的话让所有人舒了一口气。这也是北川人们不慌的主要原因,毕竟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专家都做出了解释,显然是不会出什么事情。不过个人觉得即便是如此,人们也不可掉以轻心。千万不能小觑了地震的威力,玩归玩闹归闹,该认真对待一些问题还得要认真对待,遇到地震时一些自救保护措施一定用出来,没学的人一定要学会。
四川北川连发三次地震,北川当地有无造成恐慌?
北川当地并没有造成恐慌,人们虽然在地震中有一定的担心,但是,四川是地震高发区,不定时就会有地震发生,当地的宣传教育都在不断的进行,尽管在地震中些许损失,但当地的人们并没有引起恐慌,可见他们心理素质是很强大。近期,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而在不到24小时前,几乎在同一位置,北川发生4.6级地震,震中位置几乎重叠。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立即组织专家会商,经过专家们谈论和综合分析,这次北川4.7级地震仍属于汶川余震区的正常起伏活动。这次震中附近50公里内有30个地震台站,100公里内有129个地震台站,台站平均间距在10公里,监测能力达1.0级,对余震有较好的监控,因此本区域多次类似地震均未造成严重破坏。其实说到地震,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地震带以及地球板块构造。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这一带会有地震经常光临。地震是几大地球板块,在不同的撞碰中形成的。地震几乎全部分布在板块的边界上,火山也大多在边界附近。而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因此在我们中国也有地震带。四川正是大多数地震带汇集之地,因此地震的发生是很常见的事情,当地的政府也在建筑方面集中精力,努力的将地震带的房屋建筑修建更牢固,同时也大力宣传并运用发短信,网络通知的方式警示人们。尽管我们国家每年都会在地震中损失很多,但是,我们的科技在进步,时代在进步,大批的精英人才都会为了我们更安全的生存家园努力,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四川又地震了,为什么近日地震总那么多?
先给大家介绍下地震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地壳被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地震就是由于这六大板块的运动的导致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造成板块边界和内部产生错动、破裂,从而向外界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主要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地震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快,所以地震时,我们先感受到上下晃动,然后才是左右晃动。纵波的破坏性较弱,而横波的破坏性大,所以我们在感受到地震时理论上还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可以快速到安全位置进行避险。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是两个绝世高手在打架,打架时拉拉扯扯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然后导致周围无辜的群众受到伤害。其实,地球上地震一直很活跃,据相关数据统计上世纪70年代全球6级以上地震统计的次数891次,,80年代933次,90年代1203次,进入21世纪00年代1025次,10年至13年共300多次。从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地震一直挺频繁的。那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地震越来越频繁了呢?一是客观事实,由于地球进入了相对活跃期,目前正处于板块活动频繁期,所以地震也相对较频繁。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以前发生地震,可能过很久其他地方的人才能收到消息。现在上一秒发生的事情,下一秒就能传达到世界各地,所以大家才会觉得越来越频繁。第三是因为我国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恰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活动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四川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所以地震活动频率高。另外还有就是以前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心思都在温饱问题上,对于发生在远处的事情也没那么上心,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也就开始关注我们周边的环境了。
四川这个地方一直多地震,是因为什么呢?
四川位于地震多发带、喜马拉雅山脉挤压四川盆地导致地壳坍塌、板块的相互挤压。众所周知,四川总是会隔几年就发生一次严重的地震, 由于四川人口密度大,人口众多,每发生一次地震都会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地震主要是因为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导致地壳坍塌,而四川正位于地震多发带,面临着喜马拉雅山脉对四川盆地的挤压导致地壳的坍塌,从而引发地震的发生。一、四川位于地震多发带四川这个地方一直多发地震,最主要的原因是四川所处地势,位于多发地震多发带,容易引发地震的发生,同时又因为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更容易引起地震的产生,四川人口密度大,人口众多,发生严重的地震会对居民产生严重的影响,使他们失去美好的家园,严重者甚至失去生命,因此,四川这个地方一直多发地震。二、喜马拉雅山脉挤压四川盆地导致地壳坍塌四川正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由于受到喜马拉雅山脉对四川盆地的挤压,容易导致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地壳发生坍塌,从而使地势发生改变,使内部板块之间相互移动,从而引发各种类型的地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三、板块的相互挤压地震的产生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板块间的相互挤压产生的,尽管四川位于地震多发带,也有可能不会发生地震,而这个地区一起多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导致四川的地壳发生坍塌,从而使板块相互移动,地势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地震的产生,因此,四川总是容易多发地震。大家认为四川多发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哦。
1分钟前四川刚刚哪里发生了地震
亲亲您好,我是生活达人邱姐姐~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四川1分钟前甘孜州泸定县刚刚发生了地震,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5.6级地震:2023年01月26日03时49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震中位于北纬29.63度,东经102.01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心]【摘要】
1分钟前四川刚刚哪里发生了地震【提问】
亲亲您好,我是生活达人邱姐姐~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四川1分钟前甘孜州泸定县刚刚发生了地震,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5.6级地震:2023年01月26日03时49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震中位于北纬29.63度,东经102.01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心]【回答】
亲亲您好,接下来为补充呢~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甘孜州泸定县1分钟前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了地震,02月13日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66度,东经102.01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回答】
好的,谢谢【提问】
亲亲您好,接下来为补充呢~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抱抱]【回答】
近几年四川发生过地震吗
四川是我国地震频发的地区。每年要发生3级以上地震近百次,2018年截至5月20日,已经发生了35次3级以上地震。亚欧板块受到印度洋板块的挤压抬升,形成了高大的青藏高原。而这种持续的积压,也导致青藏高原的物质向周边扩散。下图就是青藏高原地壳运动趋势。可以看出在青藏高原的东侧在和成都平原接触的地方大陆向东南方向运动。而由于成都平原地区是一个非常强硬的块体,在这里块体直接的挤压非常严重,导致地壳破裂,形成非常多的断层。四川西部分布有龙门山地震带、攀西地震带、松潘地震带、岷江断裂带等多条主要地震带。
北川连发三次地震,应该引起重视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吗?
北川连发三次地震,应该引起重视,但需不需要提前采取防御措施要听政府安排,对于这样的事情来说,其实在我国是比较不常见的,因为之前的话,我们国家虽然发生过比较大型的地震,但是这些地震的话之前也都是没这么多次地震出现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次地震会不会预示着更大的地震出现,也不一定因为如果有更大的地震的话,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的国家部门也没有预测出是否会有更大型的地震,所以我们现在不需要太多的关心。只要说国家没有特别明确的说,会有大型地震来临,我们只需要听从国家的安排就可以了。对于地震来说,我们国家肯定是非常后怕的,而且之前有汶川地震的出现,所以我们国家的人觉得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比较难以接受的。那么经常出现这种地震也会造成人心惶惶,所以对于我们国家的人来说,就会觉得是不是以后也会有地震,就是想要我们国家能不能出台一些政策,或者是给我们说一下,能不能够提前的防范一下。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事情一定是比较让人难以接受的,但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明白这种对我们来说都是比较恐怖的,所以为了保证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但是需不需要防御措施要听从政府的安排,如果政府说可以提前有防御措施的话,我们可以做,但是如果说不需要的话,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做。因为提前做一些防御措施,可能会引起大家不必要的恐慌,所以这样的事情我们尽量的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来,不需要自己自作主张。
四川北川频发地震,当地群众需要做好哪些防范?
四川北川频发地震,当地群众需要做好哪些防范?一、四川北川为什么会频发地震?四川省位于我国的地震带上,这些地方经常会发生地震,由于地质活动比较激烈,所以发生地震在这些地方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北川就在四川省地震带的中心地带,所以在最近发生了六次五次六次比较小的地震,但是这些地震对人们的生活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由于地震的震级比较小,因此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在生活在地震带上的人们来说,你竟然成了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很可能你正在吃饭或者正在劳作的时候就会发生轻微的地震,当地人们在遇到这些轻微地震的时候都是非常淡定的,因为他们非常了解这些地震在来临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降低危险,所以算是有备无患。二、当地群众需要做好哪些防范?处在地震带上的居民们在平时就会做非常多的预演工作,通过这些预演来不断的学习和重温,在遇到地震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也正是因为学习了这么多预防地震的知识,因此当地人们对地震的到来表现得很淡定,没有一丝恐慌。除了进行预演以外,还要做足非常多的物资准备,包括水食物等等,这些都放在可以随时拿得到的地方,以便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能够拿着这些救援物资随时撤离,如果不幸被掩埋或者压到的话,那么这些物资也可以帮你撑到救援人员到来,这些工作都是要提前做好的,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三、地震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地震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危害都是非常大的,一旦发生地震,很可能会造成建筑倒塌山体滑坡以及洪水泛滥,甚至还可能会造成气体泄漏等等危害,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生命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危险,因此,处在地震带的居民们在平时一定要谨防由于地震所带来的次生灾害,不要觉得地震过去了就安全了,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不要让自己身处危险之中。
四川再次发生地震,在首次地震多久后才会绝对不会出现余震呢?
这个要看是什么地震类型了,有的间隔了几个小时,就来了一波余震,时间距离首次地震比较近,那这个余震也会很厉害,如果距离的时间十几个小时或者是几天。这个时候的余震威力会减小的。由于地球的不断运动还有变化,慢慢的累积了很大的能量,就在地球一些比较脆弱的地带,造成发生了破裂或者是引发原来就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了,在一次地震中最厉害的地震为主震,主震过后接二连三发生的地震就是余震。如果把地震的发生比喻成我们对着远处的山发出的喊叫声,那么我们的喊叫声音的回音就是余震。余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震时产生了“动态”的地震波,这个地震波具有一定的幅度,当振幅再次波动回归时,就会引起地表再次震动,只是与主震相比没有那么厉害,震动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减小.就好像是我们让一个球做自由落体,球第一次弹得很高,随着高度的慢慢下降,整个过程中球的落击点都在同一个地方。地震和余震也是相同的道理,余震跟地震的发生地点是一样的。不过余震可以根据地震的振幅进行预测余震的在此发生的时间,只是现在这方面的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一般在强震后的一两天会发生余震。地震主要就是因为地壳上的大陆板块,彼此慢慢的移动,产生了压力积累。一般在主震发生过后,最多一两天就会发生余震,余震的位置可能会与震中拉开一定的距离。发生的第2次震动叫余震,余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地震引起的动态应力的冲击,所以动态应力是余震的罪魁祸首。
地震过后余震多久来
一般来说可能会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发生,也有可能会在十小时左右时间发生。有资料记载,某地发生的地震在几个小时之后出现了余震现象。【摘要】
地震过后余震多久来【提问】
一般来说可能会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发生,也有可能会在十小时左右时间发生。有资料记载,某地发生的地震在几个小时之后出现了余震现象。【回答】
因为,地震时,地下储藏的巨大能量瞬间释放出来,但是地震能量不会完全释放开来,因此形成了余震的这种情况。【回答】
余震是指主震之后在同一地区发生的较小规模的地震。通常来说,地震发生后会有一系列的余震,这些余震可能会持续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在大部分情况下,余震的频率和强度会逐渐减小,但也有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余震。具体来说,余震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取决于地震的规模、深度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因此,无法准确预测每次地震后会有多久才会出现余震。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应保持警惕并遵循相关安全指导,确保自身安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