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属于湖南哪个市
南县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地处湘鄂两省边陲,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洞庭湖区腹地,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南县建制较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设县建制,但历史却悠久。全县范围内共调查发现文化遗址40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0处)、古墓葬群13处、古建筑2处、古石刻文物点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5处,其中有61处被载入《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南县的特色景点1、洪山禅寺洪山禅寺初创于中平元年(184年),关羽之师善净祖师(洪山始祖)创建净土道场,后有白衣大士(即观音)显化,莲池藉益等大士增驻锡于此。清咸丰、同治年间被一场大火毁灭,重建于1992年,中兴于2008年,在寺延心大和尚晋院为洪山禅寺第一位方丈,为中兴初祖。2、罗文花海国际涂鸦艺术村罗文花海国际涂鸦艺术村位于南县洞庭湖生态经济创新示范区罗文村,藕池河东支从旁边穿流而过,自然风光优美,境内有“万亩油菜花海”景观,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3、德昌公园德昌公园由陵园、景园、游园三大景区组成。陵园中轴线上建有段德昌将军全身铜像和纪念碑,纪念碑后建有怀英亭和县博物馆,供游人凭吊先烈,了解南县的古今历史。从陵园后行数百步,是南县洪山禅寺。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县
南县属于湖南哪个市
南县属于湖南益阳市。南县,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地处湘鄂两省边陲,洞庭湖区腹地,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南县常住人口48.18万人。南县建制较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设县建制,但历史却悠久。全县范围内共调查发现文化遗址40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0处)、古墓葬群13处、古建筑2处、古石刻文物点7处。南县地理介绍南县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为湖南省36个边境县之一。介于东经112°10′53″—112°49′06″。北纬29°03′03″—29°31′37″之间,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东距沿长江开放城市岳阳100千米,南离省会长沙200千米,北到长江30千米。南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系洞庭湖新淤之地。地势自西向东南微倾,平均海拔28.8米,高差不足10米,除明山、寄山两处山岗外,一马平川。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县
南县属于湖南哪个市
南县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地处湘鄂两省边陲,洞庭湖区腹地,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为湖南省36个边境县之一。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县常住人口为572367人。南县建制南县建制较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设县建制,但历史却悠久。清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湖北省石首县藕池江堤溃决,因频年失修,至咸丰十年(1860年),长江洪水泛滥,夹大量泥沙从原溃口倾泻南奔,直灌洞庭。同治末年(1874年前后),洞庭湖北部淤积若干洲渚,其中乌嘴和北洲南岸新淤一个狭长的湖洲,因地处北洲之南,当地群众称之为“南洲”。尔后洲渚淤积连片,形成百里沃野,泛称“南洲”。随着南洲的形成,各地居民纷迁麋集,围堤开荒,世代相息。是时分属华容、岳阳、汉寿、沅江、安乡、常德六县管辖。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湖南巡抚吴大澄奏本清廷获准,划割六县交界之地,在境内乌嘴设置“南洲直隶厅抚民府”,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迁置九都。
南县属于湖南哪个市
南县属于湖南益阳市。南县,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地处湘鄂两省边陲,洞庭湖区腹地,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场连成一片,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南县属亚热带过渡到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冬凉夏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日照时长,有霜期短。
南县有多少个乡镇
截止2015年,南县共有2个乡13个镇。13个镇:明山头镇、青树嘴镇、厂窖镇、 武圣宫镇、河坝镇、金盆镇、北洲子镇、南洲镇、 华阁镇、茅草街镇、三仙湖镇、麻河口镇、千山红镇、浪拔湖镇。2个乡:乌嘴乡、中鱼口乡。1、明山头镇,位于县境东南部,地处大通湖畔。1956年撤区建明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建镇。明山头镇北倚藕池河黄金水道,南连大通湖碧海银波,境内沃野坦荡,水系纵横,物产丰富。2、青树嘴镇,原为湖南省南县沙港市乡,后升为青树嘴镇。地处洞庭湖腹地,位于县城南22公里处,东面背靠大通湖,西临沱江,北与县城接壤,南与益阳市大通湖区相邻。3、厂窖镇,位于南县西南边陲,三面环水,形如半岛,新建的茅草街大桥把隔河相望的下柴市乡、三岔河乡、茅草街镇、沅江的南咀镇连成一体,澧水对岸为安乡县安德乡和汉寿县的酉港镇、北与武圣宫镇接壤。4、武圣宫镇,位于南县西南边陲,东临藕池河西支,西傍松澧洪道,北与安乡县接壤。获得南县乡镇企业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5、乌嘴乡,位于南县大通湖垸内,藕池东支中游右岸,沱江与藕池东支交汇于此。该乡三面环水,东与大通湖相依。公元1895年,清朝政府建南洲直隶厅抚民府,府治设在该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县
南县属于哪个市
益阳市。根据查询百度百科得知,南县,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地处湘鄂两省边陲,洞庭湖区腹地,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由此可知,属于益阳市。2022年,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4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1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4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93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4.5:30.4:45.1。
南县景点
南县的景点有德昌公园、桂园古樟、涂家台遗址、大通湖、大溪文化遗址等。
1、德昌公园:位于南县九都山,绿树成荫,山水相映,楼台亭阁,点缀其中,是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2、桂园古樟:南宋时涂氏祖自浙江迁自南县后所建桂花园,今桂树已死,尚存一樟,距今已有850多年,仍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3、涂家台遗址: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位于南县南洲镇大郎城村东部一不规则的台地上,是洞庭湖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存。
4、大通湖:素有三湘第一湖之称,东临东洞庭,南连南洞庭,西注目平湖,北纳藕池水,四通八达而名大通湖,是洞庭湖的心脏,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
5、大溪文化遗址:1979年在南县河口乡新湖渔场的南湖氽水管附近,发现一批石刀、石斧等磨制石器,经考证,此处是新石器晚期的大溪文化遗址,后南县人民政府将此处定名为“新湖遗址”,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县景点
南县的景点有德昌公园、桂园古樟、涂家台遗址、大通湖、大溪文化遗址等。1、德昌公园:位于南县九都山,绿树成荫,山水相映,楼台亭阁,点缀其中,是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2、桂园古樟:南宋时涂氏祖自浙江迁自南县后所建桂花园,今桂树已死,尚存一樟,距今已有850多年,仍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南县的景点有德昌公园、桂园古樟、涂家台遗址、大通湖、大溪文化遗址等。 1、德昌公园:位于南县九都山,绿树成荫,山水相映,楼台亭阁,点缀其中,是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2、桂园古樟:南宋时涂氏祖自浙江迁自南县后所建桂花园,今桂树已死,尚存一樟,距今已有850多年,仍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3、涂家台遗址: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位于南县南洲镇大郎城村东部一不规则的台地上,是洞庭湖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存。 4、大通湖:素有三湘第一湖之称,东临东洞庭,南连南洞庭,西注目平湖,北纳藕池水,四通八达而名大通湖,是洞庭湖的心脏,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 5、大溪文化遗址:1979年在南县河口乡新湖渔场的南湖氽水管附近,发现一批石刀、石斧等磨制石器,经考证,此处是新石器晚期的大溪文化遗址,后南县人民政府将此处定名为“新湖遗址”,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县邮政编码是多少?
南县邮政编码为413200。根据中国邮政局发布的最新邮编编码表,南县的邮政编码为413200。邮政编码是邮政编制的一种邮件投递地址编码方式,用于标识邮寄地址的行政区划、街道和门牌号等信息,有助于提高邮件投递的准确性和效率。因此,如果需要邮寄信件或者快递到南县,可以使用邮政编码413200来填写邮寄地址,以确保邮件能够准确地送达目的地。邮政编码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邮寄信件和快递,还可以在各种场合中使用,例如填写表格、注册账号等。
南部县邮政编码
南部县邮编637300。南部县,四川省南充市市辖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县境东接仪陇、蓬安,西邻盐亭、梓潼,南靠西充、顺庆,北连阆中、剑阁。县政府驻地南隆镇。主要景点有灵云山、建浩寺、梵音寺等。南部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所以境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南部县是南充市辖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南充市西北部,东接仪陇县、蓬安县,西邻盐亭县、梓潼县,南靠西充县、顺庆区,北连阆中市、剑阁市。县城地处广南高速、成巴高速以及国道212线、省道101线、204线及嘉陵江交汇处,与成都、重庆均相距280公里,三地连线呈等边三角形。县境属新华夏体系,四川沉降带,处于川中台拱龙女寺穹隆之北缘,梓潼之东南翼,岩层似水平层状,四川盆地典型的中台山半环状构造居于本境,为旋扭构造发育区,构造多呈弧形,以褶曲为主,形态单—,断层罕见,倾角在5度以下,构成了本县的旋扭构造体系。本境地震烈度不大于六,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破坏性地震的记载。县境地貌类型可划分为平坝、台地、低丘、高丘、低山、水域六个基本类型。南部县县境西南部有6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属涪江水系,东面有16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属屈渠汇水系,其余大面积均属嘉陵江水系。嘉陵江在县境内流长78公里,西河是嘉陵江右岸主要支流,全长303公里,县境内流长188.6公里,于王家镇汇入嘉陵江。南部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大巴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北方冷空气不易入境。所以境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四季分明,季风显著,雨量充沛,日照偏少,但四季分明。一般特征是:春早,回暖不稳,少雨,常有春旱;夏热,雨水集中,分布不均,常是旱涝交替;秋短,降温快,绵雨显著,一般主涝;冬干少雨,气候较暖,越冬作物一般不停止生长,少受冻害。